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傳統節日:傳承&革新?

傳統節日:傳承&革新?

分類: 社會民生

問題描述:

我們中國,是壹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文明的泱泱大國,我們有太多太多值得驕傲的資本,從上小學起,我們課本上的第壹句話就是“我是中國人”。中華民族是壹個偉大的民族,是個值得人尊重的民族。

但回頭看看歷史,如此優秀的民族經歷了什麽?八國聯軍在北京城內肆意妄為;英法聯軍帶走了能帶走的壹切,壹把火讓舉世聞名的圓明園化為烏有;日本侵華,彈丸之國居然在龍頭上“撒野”,堂堂國都南京,30萬平民慘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下……屈辱的歷史,讓中國整整落後了壹個世紀,這正是與超級大國——美國的差距。

現在,隨著改革開放的洪流,中國敞開國門,面向國際市場。這的確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效益,實踐證明了改革開放的正確性,中國的經濟戰勝了考驗,正向著壹個無比光明的未來前進。

而中國的文化呢?

拿節日來說。多少青少年記住了聖誕節是12月25日,卻記不得重陽節是哪壹天;記住了情人節是2月14日,卻忘了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記住了愚人節、萬聖節,卻忽視了端午節和清明節。凡此種種,我們究竟是該栽秧中國青少年接受能力強,還是說他們忘本呢?

為了中華文明的傳承,為了燦爛文化的完整保留,我們是否該做些什麽呢?

朋友們,傳統節日就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不能忘本。

現在,把您想說的告訴我,誌同道合的同誌們!

解析:

妳的問題問得好,現在的年青人基本上分成了兩派,壹派喜歡過洋節,壹派則傾向我國傳統節日。兩派之間常常爆發口水仗。喜歡洋節的說這是與國際接軌,拒絕落後;喜歡傳統節日的則聲稱是保護國家民族的優良傳統。

其實仔細想壹想,兩派所言都有自己的道理,同時也有自己的缺點。

落後的虧我們是吃多了,不想再吃了,所以壹定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保守。可是如果為了跟上潮流,而丟棄了我們的優良傳統。那到最後,我們只會是成為沒有過去的人,這樣的國家和民族絕對不可能成為世界強國的。

我認為,我們應該像海納百川那樣,在讓洋節融入國民生活的同時,也要註意保護原有的傳統節日。

還有,我不認同5樓的話。我們過洋節不是為了討好外國人,而是為了更好地融入世界。從經濟的角度來說,過洋節是我們在掙外國人的錢;從政治角度來說,過洋節只是為了在外交時與外國人之間的禮尚往來;從國民方面來說,過洋節只是為了了解外面的人是怎樣生活的。根本與打仗無關。再說了,要真的打,難道我們中國人民還會怕了他嗎?

  • 上一篇:3.21東航航班事故,能確定什麽?
  • 下一篇:健身交誼舞課程目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