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60年代中國社會背景

60年代中國社會背景

60年代中國社會背景:

當時是使用糧票置換食物和生活用品。糧票始於1955年,直至1993年才光榮“退休”,其間壹直扮演著調節社會供需的杠桿角色。它作為壹種有價證券,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生活中,壹斤地方糧票大概相當於人民幣兩毛錢。

憑糧票購買糧食,根據從事的職業和年齡,每人每月20多斤~40多斤左右。在餐館吃飯也要糧票。各地的糧票不能通用,去外地出差要去有關部門換“全國糧票”。食油憑油票購買,定量最高的是廣州,每人每月1.5斤。還有許多副食如肉等也是要憑票購買的,只有蔬菜不用票,有農貿市場。

此外,燒飯用的燃料基本上是煤、柴,也都是定量的,而且往往不夠用,所以上班族在單位食堂吃飯可以節省燃料,而上海人發明了用開水泡飯作早餐(那時沒有方便面)。

1959年起我們國家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農民在石碾上磨剝完的玉米粒的玉米棒子芯,用它們來做窩頭吃。學生吃糠咽野菜,跑到學校的菜地裏,去撿拾白菜根,茄子和辣椒的嫩葉和嫩莖生吃。還經常采摘壹些有毒植物來吃,中毒事件屢屢發生。

國民社會狀況較解放前得到改善,但整體水平低下,教育開始逐步普及,多生育。社會主義初期建設,大躍進生產 ,又經三年饑荒,國家經濟體制落後,財政困難,又進行膨脹投資大於生產所得,加劇了災情的嚴重性!因國家財力投資於工業,無力發展農業,減產加劇。

擴展資料:

60年代後中國社會發展變化

經過了60年代的艱苦歲月,到了現在的21世紀初期,家庭主婦們開始尋求健康主題,對水果、蔬菜極為重視:蔬菜要吃無汙染的,糧食要吃當年的,魚蝦要吃活蹦亂跳的,連花生油都要專找非轉基因的。人們在市場上挑剔的目光,越來越多地落在鮮貨上,而不是價格上。

經濟的迅速發展正逐步改變著人們的飲食習慣,由原來的飽餐型向營養型、新鮮型、簡便型轉變。近幾年,高粱、玉米等雜糧再度走紅,它反映了老百姓對雜糧中微量元素的重視,對傳統膳食的重新認識。

人民網—中國老百姓30年的飯桌變化 由糧票到營養餐

百度百科-六十年代

  • 上一篇:有哪些傳統的古典戲曲唱段?
  • 下一篇:妳只知道男裝界的法拉利Kiton,但不壹定知道它的潮牌KNT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