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是武漢市的標誌性建築,位於蛇山之巔,臨近長江。始建於三國吳二年(223年),歷代多次重建。現有建築以清代同治樓原型設計為基礎,於1985重建。它因唐代詩人崔豪的詩《黃鶴樓》而聞名於世。
自古就有“天下第壹景”的美譽,與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與湖南嶽陽樓、江西南昌王騰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它是“武漢十大名勝”之首,“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壹,“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之壹,被稱為“天下第壹樓”。
黃鶴樓主體建築為八角形結構,鋼筋混凝土框架,總高51.4m,底側寬30m,頂側寬18m,五個飛檐,尖屋頂覆蓋金色琉璃瓦,由72根柱子支撐,60個上翹的角向外延伸。
樓外有青銅黃鶴造型、勝利寶塔、牌坊、軒亭等建築。整個建築形似黃鶴,展翅飛翔,屋檐下四面懸掛匾額,正面懸掛書法家舒潼題寫“黃鶴樓”的金匾。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和目的;
1.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作為人類歷史上重要的文化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對於保存歷史記憶和弘揚中華文化至關重要。
2.促進民族團結和諧。非物質遺產是壹個地區、壹個民族的文化符號,它積澱了發源地的歷史、文化和傳統技藝。傳承非物質文化可以促進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促進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與和諧。
3.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和審美情趣。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色彩和地方特色。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養,培養人們的審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4.推動文化創新發展。非物質文化是壹種獨特的文化資源。傳承非物質文化可以促進文化創新發展,培養新壹代非遺傳承人,探索非物質文化新的形式和內容,推動文化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