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擊波是壹種機械波,具有聲學、光學和力學的壹些性質。廣義來說,生活中處處可見沖擊波,如振動、閃電、爆炸、超音速飛機等。沖擊波都具有瞬時增壓和高速傳導的特點,只是能量、頻率和產生方式不同。
沖擊波的發現及其在醫學上的應用歷史
20世紀60年代初,西德(聯邦德國)多尼爾航空公司的科技人員發現,當飛機高速穿過雨雲時,可以產生沖擊波,使飛機內部裝置受損,而飛機外殼完好無損。這個現象引起了物理學家的註意,公司在1963成立了沖擊波實驗室。1966年,這個實驗室的壹個工程師不小心接觸到了正在工作的沖擊波靶,身體感覺像觸電壹樣。有學問的工程師馬上意識到這是沖擊波進入人體的效果。慕尼黑大學外科研究所教授艾森伯格與多尼爾公司沖擊波效應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合作,最終在1972證明了水載沖擊波可以在體外粉碎腎結石。這壹成功是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歷史上的第壹個裏程碑,為泌尿系結石的治療開辟了壹個新時代。到1980年,西德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的泌尿科醫生喬斯(Jos)在腎結石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首次使用了這種機器。1985中國研制成功第壹臺碎石機。
3工作原理
沖擊波的來源有電液沖擊波、壓電效應、聚能激光、電磁感應和微爆炸。(1)電液式沖擊波發生器由德國多尼爾公司發明,最早應用於沖擊波發生器。優點:脈沖波形穩定,沖擊時間快。缺點;為了治療患者,需要更換電極,這導致放電穩定性差和焦點漂移。(2)電磁沖擊波發生源;優點;噪音低,不用換電極,放電穩定。缺點:沖擊波時間慢,13~20kv使用高能量高電壓的臨床效果比電液沖擊波差。沖擊波發生器是由西門子和德國梅斯大學開發的。(3)壓電晶體沖擊波源;優點:噪音很小。缺點:功率小,對晶體質量、壽命、安裝要求高,否則很難同步各晶體的觸發脈沖。(4)氣動彈道沖擊波源;優點:對肌肉組織療效好。缺點:長時間呆在壹個地方形成的息肉、狹窄等病理,不能同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