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老秤,十六兩為壹斤,在秤桿上有十六個刻度,每個刻度代表壹兩,每壹兩都用壹顆星來表示,具體為北鬥七星,南鬥六星,除這十三顆星之外,再加"福""祿""壽"三顆星。如果商人給顧客稱量貨物少給壹兩,則缺"福";少給二兩,則表示既缺"福"還缺"祿";少給三兩,則"福""祿""壽"俱缺。?
兩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運用杠桿原理發明了木桿秤。到了唐代,秤上又多了錢、分、厘等單位。七錢為壹兩,七分為壹錢。秤沿用十六兩為壹斤的規矩,延續了壹千多年。
釘秤這個行業在秦始皇統壹度量衡之後就已經出現,據記載,西塘的釘秤攤在晚清時候已有幾處,當時釘秤的選材粗糙,手工秤的制作流程簡單,稱重的精確度比較低。民國時期改成了16兩進制,解放後又改成了10兩進制。特別是在60年代後,西塘手工秤店以郁誠的手藝和行商風格深得當地人稱許。釘秤在80年代以後就和國際接軌,以千克為標準。木秤制作工藝精度要求高,不少技藝代表了人們對於古代度衡量的理解,具有壹定的保存價值。
桿秤也叫手提秤,作為民間日用衡器已在中國存在了數千年。磅秤的出現,讓桿秤退出了生產領域;後來電子秤的出現又讓桿秤在生活領域漸漸銷聲匿跡。長沙百年老街太平街有家老秤店,老板就是被大家稱為"長沙城最後壹個制秤人"的文誌飛。 60歲的文誌飛,13歲跟著父親學習制秤手藝,16歲就自立門戶挑著擔子叫賣鄉間。23歲時,文誌飛來長沙謀生,並很快以精湛的手藝在太平街立足。四十多年時間裏,他制作了13萬多桿秤,成為長沙城頗有名氣的手藝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電子秤開始普及,但手工秤由於攜帶方便,依然占據著壹定的市場。手工秤適合於壹些流動的商販,現在購買手工秤的主要是壹些農村的小商販。隨著西塘旅遊的發展,遊客購秤有所增加。許多人在喬遷和結婚時也會購置手工秤,以討壹好口彩。?
現如今,老秤的存在已不單單是它本身那麽簡單,更多的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是我們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