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上看到 有天穿節、填倉節、春竈、龍擡頭、花朝節、上巳節、立夏節、夏至節、天貺節、中元節、寒衣節、下元節、冬至節、臘八節(當然冷門的中國傳統節日很有很多,這裏挑選幾個)。
天穿節(農歷正月二十)又稱補天節、媧婆節、天穿日。
起源:由遇到“雨水”這壹節氣必然下雨的這壹自然現象,加之認識的局限認為是天漏了,聯想到了女媧補天,於是這壹天被古人們定為天穿節了,以此紀念女媧娘娘。
在這壹天,人們是不工作的。男不耕田,怕鋤地使大地漏水;女不織衣,怕穿針刺破天堂。所有的祭祀均由家庭主婦擔綱主持,是我國民俗中唯壹體現女性在家庭生活中重要性的傳統節日。
習俗:天穿射(射箭),甜粄紮針(嶺南婦女將甜粄做成大圓塊油煎後紮針擲於屋頂),水中摸石(宋朝時天穿日為穿地日,會在水中摸石,寓意生男孩“摸石道宜男”),掛門蒜。
填倉節(農歷正月二十五)又稱天倉節,添倉節,老填倉。
起源:相傳很久以前,我國北方連年旱災,赤地千裏,顆粒無收,可皇家不管黎民百姓的死活,照樣征收皇糧。
有壹位李姓倉官於心不忍,毅然開倉濟民,他知道這麽做必定會觸怒皇帝,於是讓百姓把糧食運走後下令將皇倉燒掉,自己也燒死了。人們為了紀念他,每到這壹天就用細炊灰在院內院外打囤填倉,以示對他的懷念,也期盼來年有個好收成。
習俗:蒸“布袋袋”:用糕面捏成元寶、包袱、鍋、雞、狗等各種形狀的燈盞,盛滿食油,晚上點燃放置屋內,次日吃油炸或油煎食品,祝人丁興旺,五谷豐登。
壓倉:在院內或場面用草木灰打灰窖,講究的人還要在灰窖旁撒畫出耙子、掃帚、扇車等圖案,放入秋糧,用磚石將糧食蓋住,點燃鞭炮,在圈內炸響,意味糧食爆滿倉,撕“吊錢”,點燈祀神,打囤、收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