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遠不知道瓶子裏是什麽。
櫃臺裏擺滿了各種高端品牌的燙發、染發、護發產品,瓶子上都寫著韓文、日文、英文。其實這些東西大多不是給客人用的,基本都是擺設。
2.便宜的理發師從來沒有。
理發店通常會有“店長”、“總監”、“高級設計師”等不同的頭銜,收費也相差很大,而且推薦給妳的壹定是“高級”設計師。其實導演和非導演在理發技術上可能沒有太大區別,只是他們的客戶、理發時間、溝通技巧不同。
3、藥水暴利超過400%
據業內人士透露,給純國貨戴上洋品牌帽子,在美發行業是眾所周知的秘密。很明顯廣東壹些批發市場進口的藥水、洗發水被包裝成不知名的洋貨,利潤普遍在400%以上。
4.刷卡消費的奧秘
美發店極力遊說消費者給卡充值。表面上看,打折真的很刺激。事實上,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很難得到真正的優惠。
5、高科技護發產品不可信。
理發師會給妳推薦壹些護發產品。幾乎無所不能。事實上?無非就是護發素、發膜之類的產品。很多都是低價批量買的,質量未必比自己買的好。
6.理發師主要靠染發賺錢。
理發這個行業,理發本身是最不賺錢的。壹根頭發能賺多少錢?更何況還要和店家分攤。所以理發師的大錢永遠是幾百塊幾千塊的染發染發,還有壹些昂貴的護發。
7.糟糕的理發師故意傷害人們的頭發
從邏輯上講,藥液不應該直接接觸頭皮,而是通過卷發、錫紙等形成的空隙留在頭發裏。任何藥水,不管是化工廠的還是溫和的,在頭皮上停留壹定時間,都會讓妳在接下來的幾天裏痛苦不堪。
8.所謂全國連鎖,其實沒有連鎖。
妳可能第壹次聽到壹些理發店的名字,但是很多店裏的資料都宣稱這是全國連鎖,全國有多少家店,有多少牛逼的人在這裏工作,但事實並非如此。
9、美容行業“無發票”
壹般人理發都不會要發票。就算妳要發票,壹般店主也會告訴妳“沒發票”或者“沒發票”。
根據法律規定,美容院也必須開具發票。美發沙龍之所以“沒有發票”,壹方面是因為其收費非常混亂,有部分偷稅漏稅。另外,壹些小的美發沙龍根本不辦理稅務登記證。
10,團購多是“幌子”
有的人去美發店,被告知團購不含營養藥水、染前護理等。如果不采取這些步驟,發型就白做了,所以他們要付出更多。
另外,如果有不滿、糾紛、退款等問題。在消費過程中,理發店和團購網站往往互相推諉,最後不了了之。
最後,消保提醒,國內美容院行業確實存在很多監管問題,潛規則和不良風氣成分。如果去不熟悉的理發店,消費者會更加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