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俗語講“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稱為“兩不吃”,為什麽?

俗語講“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稱為“兩不吃”,為什麽?

俗語講“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稱為“兩不吃”,是民間的壹種酒席文化規矩,過去有,現在也有,但不是壹概而論,主要是看當時的具體情況,或者自已在宴席中處於哪種角色。

首先就是上了菜的宴席,宴席上了菜有兩種情況,壹是開始上菜了,如果請的客人多,還沒有來的客人就不打算等了。二是宴席已經開席了,根本沒有等還沒有來的客人的意思。這種場面上,人們認為,請客的人看不起被請的客人,不把沒來的客人當回事。碰到這種宴席,壹般就不吃了。明明是請人家來做客,為什麽就不能等客人壹下呢?無論在過去,還是在現在,這屬於宴席上的禮節禮貌問題。客人未到宴席就上了菜,甚至開席了,這是壹種失禮的行為。

再就是下了桌的酒,指宴席上的喝灑已結束了,壹席人開始吃飯了,突然來了壹個客人,又要把拿下去的酒重新拿回來,讓全席的人重新陪著這位客人喝。這種做法在民俗中是不妥的。這種酒,不但剛來的客人不能喝(沒人陪),對席上的客人也是壹種不尊重。我國民間有很多地方有這種禁忌,吃飯後,是不可以再喝酒的。如江浙壹帶,吃完飯後就不能喝酒。因為飯與“犯”,酒與“久”是諧音字,若是飯後喝酒,就會被譽為“久後犯上”,將來會對長輩不敬,要觸犯上人。

民間往往有壹種這樣的情況,壹個人為遠道而來的客人,或者為重要的客人舉辦宴席,主人在請妳赴宴時,把請他的意圖跟妳說明白了,是要妳給面子來做陪,這是主人看重妳。因某種原因,在妳還沒有趕到來之前,就上菜了,這也是上了菜的宴席,陪客的人後到,是可以吃的。原因很簡單,主人讓妳來陪客,就認可妳是半個主人,目的是要讓客人吃好吃高興。因此,作為陪客的人,就不要講究這些了。再說,客人是主角,陪客的人是配角,壹切都是為了讓主人的客人高興,陪客之人沒有什麽可計較的。

有些宴席,席上因客人有要緊事,要趕時間,如有壹兩個客人未到,請客的主人就很為難。如果提前上了菜開席,事先又對未到的客人說明了情況,並給未到客人另留了菜,或另有安排,這也就不存在看不起人。與人方便是壹種美德。還有壹些家庭宴席,如果趕巧碰上正在請客吃飯,這也是上了菜的宴。民間有壹句俗語“來者都是客”,好客是我國民間傳統,如主人熱情邀請入席,這種飯也得吃。總之,對俗語所講的“兩不吃”,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尤其是在現代社會是快節奏社會,很多的宴席都是按預定時間開飯,不可能慢悠悠地等人。如果有人遲到了,也不能怪請客的主人看不起人,怪自已沒有按規定時間赴約。

  • 上一篇:傳統鋼琴或者電鋼琴很好學。
  • 下一篇:光威魚竿質量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