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是傣族辭舊迎新的傳統節日,在公歷4月中旬舉行。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有祭祖、堆沙、潑水、丟包、賽龍舟、打火和歌舞狂歡。
潑水節是傣族每年六月舉行的最大的節日。屆時將供奉佛教徒,並宴請僧人、親友,以潑水互賀。潑水節期間,除了酒和蔬菜,還有許多傣味小吃。
如果有壹種糍粑,是用糯米和糖餡做成的圓餅,外面裹上抹了蠟油的芭蕉葉,可以用火烤,也可以油炸蘸蜂蜜。切絲就是將米粉用水攪拌成顆粒,蒸熟,然後搗碎成球,卷成又薄又大的圓餅,冷卻後疊放,吃的時候放在碗裏焯壹下,撒上各種調料。
潑水糍粑是用糯米粉做成的,用紅糖蒸熟,裹上壹層炸豆面,再裹上芭蕉葉作為犒勞。還有用油炸糯米泥做的鍋巴。
比較重要的節日有收節(傣族歷7月15)和開節(傣族歷2月15),都是小乘佛教節日。新平、元江、景谷和金平的傣族人慶祝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其內容和活動大體與當地漢族相同。典型的食物有狗肉湯鍋、幹豬肉、鹹蛋和幹鰻魚。
擴展數據:
傣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自治州、景頗族自治州、耿馬、孟連等地,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等30多個縣。
1953 65438+10月24日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成立。後來,雲南德宏自治州(1953年7月24日)和雲南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1954年6月6日)相繼成立。
雲南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1955 10 10月16)、雲南元江哈尼族彜族傣族自治縣(1980 165438+10月22日)、雲南新平彜族傣族自治縣(198)
傣族是壹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早在公元壹世紀,中國史書中就有關於戴的記載。漢代稱之為“點月”、“山”;唐宋時稱為“金牙”、“黑齒”、“白衣”;元明清時期稱之為“白夷”、“白夷”、“白夷”。
1949後根據傣族人民的意願命名為“傣族”。通常,人們將內地和邊疆的傣族分別稱為“漢傣”和“水岱”。
前者因接近漢族,吸收漢文化較多而被稱為漢傣,誤傳為“漢傣”,而保持較多民族特色的西雙版納、孟連、瑞麗等地的傣族則被稱為“水岱”。傣族人自稱“傣諾”、“戴亞”、“戴娜”、“傣戰”。
傣族人有自己的語言。語言屬於漢藏語系壯傣語支。西雙版納和德宏這兩種流行的傣語是拼音文字,由印度南部的巴利文演變而來。傣族不僅能歌善舞,還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其中以傣歷、傣藥和敘事詩最為著名。
傣歷年是陽歷年,月是陰歷月。壹年分為三季:冷、熱、雨,每三年的九月是閏月。泰國、緬甸等地至今仍普遍使用這種歷法。
傣醫藥與蒙、藏、維醫藥壹起成為中國最著名的四大民族醫藥體系。傣族地區流傳著許多敘事長詩,如《趙樹屯與楠木納諾》、《蘭家溪河》、《阿依的故事》等。傣劇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大多數傣族人信仰小乘佛教。
禁忌外人騎馬、趕牛、挑擔和蓬頭垢面進入寨子;進入傣家竹樓,要在門外脫鞋,往裏輕走。不能坐在壁爐上方或跨過壁爐,不能進入主人的內室,也不能坐在門檻上;壁爐上的三腳架不能動,火不能蹬;
不要在家裏吹口哨剪指甲;不要用衣服當枕頭,也不要坐在枕頭上;晾衣服時,上衣要在高處晾,褲子和裙子要在低處晾;進入佛寺要脫鞋,避免觸摸小和尚的頭部、佛像、長矛、橫幅等佛教聖物。
人民網-傣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