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儒家修身思想的人文基礎
儒家修身思想作為壹個完善的文化體系,其理論基礎是人性論。儒家關於人性的論述源遠流長,貫穿古今,其人性論主要集中在善惡、等級和兩種人性的問題上。
1.性分善惡。
孔子認為,“性相近,學遠。”在此基礎上,孟子對人性的本質進行了界定。在孟子看來,人性本善。他說:“人性若善,即使還是水也要下去。人沒毛病,水也沒毛病。”人性善的本質是先天的。孟子以性善論為基礎,指出人們應該加強後天的修養,以擴大和發揮他們天生的善。荀子則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認為人性本惡,提出了“人性本惡,其善為偽”的命題。他說:“今天的人的本性,從它的簡單中誕生,從它的資本中產生,必須首先喪失。”然而從這個角度來看,人性本惡,昭然若揭,所謂性善者,不離其單純與美好,也不離其資本與利益。“雖然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但卻是‘可改’的。他說:“今人之惡性,必先為師而後為義,而後為禮。”“性也是我做不到的,但可以改變。"荀子根據性惡論,強調人要通過後天的道德修養來改變先天的惡性,"化自然為虛假"。
漢代從調和孟荀之爭的角度,提出了“人性亦善亦惡”的命題。楊雄認為人性中既有善也有惡。“修其善者為善人,修其惡者為惡人。”根據善惡混論,楊雄認為我們應該加強後天的修養,認為我們是好人。進入唐朝後,李敖繼承和發展了他的老師韓愈的人性論,提出了性善感惡的觀點。他說:“人之所以是聖人,也是性的;人們混淆性別的原因也是愛情。苦、怒、哀、懼、愛、惡、欲,都是情緒做出來的。愛是淡淡的,性是隱藏的,不是性的。“性是善的根源,愛是惡的根源,性沒有錯,愛有善有惡。人之所以惡,是因為感情,對性著迷。”情是惡的,也是假的”,所以要“忘情”“復情”,通過後天的修養來恢復和擴大人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