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儒釋道等中國傳統文化與經濟學在如何提高人的幸福的觀點上有何區別.

儒釋道等中國傳統文化與經濟學在如何提高人的幸福的觀點上有何區別.

中國傳統哲學側重於從人生體悟的層面去著重追問幸福的根基與理論問題。在形式上,中國哲學在文化的主流方面把對幸福的探討與其自身主天人合壹,重和諧;主人道,重人生;主求善,重修身;主心性,重內省的方式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概念和範疇,構成了自己民族的思維方式,以其鮮明的民族特點形成了以儒、釋、道為核心的幸福觀。儒家與蘇格拉底的幸福理論,有甚為相似的地方,即都把幸福與德性聯系在壹起。儒家學說考慮的基點則是知行合壹,所謂“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與習是同壹的,不能非此非必,兩者並行而抵達壹種德性的境界,這就達到了幸福。 儒家的幸福觀精神博大精深,可以壹言以蔽之,曰:內聖外王之道。認為幸福就在於善行,就在於為社會整體利益而行動的同時,又強調為完善德行而“壹簞食,壹瓢飲”的苦行精神,註重個人德行的完善和人生的不朽的“內聖外王”的幸福思想。

道家的幸福觀,壹言以蔽之,曰:自然無為、返樸歸真。老子主張致虛守靜,為而不爭,無為是首要的。人們保持自然天性並且充分自由地發展,這個時候就是最幸福的了。總之,道家認為,萬物的本然狀態是最好的狀態,能順其自然之性就能得到最大的幸福。

傳統文化的儒道釋三家,從不同的層面給當代人壹種終極關懷的幸福觀:儒家要求人們積極“立言、立德、立功”,實現人生的三不朽;道家要求人們平等、坦然地看待壹切,不為功名利祿所束縛,回歸本真的世界和自由的狀態,達到與天地萬物“逍遙遊”的境界;佛家則為人們建立了壹個清靜的彼岸世界,可以把人們從物欲紛爭中徹底解脫出來,實現人生的超凡脫俗。

幸福和物質條件的改善有關,但物質條件的改善並不必然帶來幸福。幸福不能靠縱向比較獲得,幸福感更多的是和妳的鄰居橫向比較後的壹種心理感受。在壹個開放的社會,讓老百姓“憶苦思甜”功效失靈,也不能象如今的朝鮮和曾經的中國“閉關鎖國”年代那樣告訴國民“天下還有三分之二的受苦人吃不飽穿不暖”來增進自己的幸福感。

毫無疑問,物質是幸福的基礎。正如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論,人最基本的需求是“吃穿用度等生理需求”,而這壹需求的滿足必須仰仗物質財富。但顯然,幸福並非僅僅只用金錢來丈量。著名的“伊斯特林悖論”解釋了這壹現象,即:通常在壹個國家內,富人報告的平均幸福和快樂水平高於窮人,但如果進行跨國比較,窮國國民的幸福感與富國差別沒有那麽大,古巴人和美國人的幸福感就很接近。

幸福是壹種效用,是壹種主觀評價。經濟發展能夠提升人們對幸福的感覺,這種

感覺來自於充足的食品、清潔的用水、便利的交通和通信、多彩的生活、對閑暇的

享受等等。總而言之,發展比不發展讓人們的幸福感要強壹些。

幸福是壹種效用,是壹種主觀評價。幸福感是由人們所具備的客觀條件以及人們的需求價值等因素***同作用而產生的個體對自身存在與發展狀況的壹種積極的心理體驗,是滿意感、快樂感和價值感的有機統壹。經濟發展能夠提升人們對幸福的感覺,這種感覺來自於充足的食品、清潔的用水、便利的交通和通信、多彩的生活、對閑暇的享受等等。

  • 上一篇:信陽商城桃花源什麽時候開盤?
  • 下一篇:中國十大體育院校排名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