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元朝的布局有什麽特點?

元朝的布局有什麽特點?

金朝在北京建都60多年。金鎮佑三年(1215),蒙古騎兵在南口突破天險,攻陷中都,全城毀於壹片火海。忽必烈在元世祖登基之初,采取的是兩都制,以開平(今蒙古多倫西北)為主都,中都為都城。

1267年,忽必烈決定修建中都新城,並立即招募工匠,成立工程指揮機構,任命曾主持修建上都城的漢人劉負責規劃建設。

劉首先對進行了非常詳細的地形測量,然後制定了總體建設計劃。在建造房屋和街道之前,先把城市的下水道埋起來,然後按照規劃的城市藍圖逐步建造。

1271年,忽必烈公開廢除了“蒙古”的稱號,根據《易經》中的“大哉甘源”。

意思,把國名改成“大元”。第二年,忽必烈將正在建設中的中都新城命名為“大都”,並宣布在此建都。均以開平為夏都(首都),而蒙古人稱大部分為“汗八裏克”,意為汗城。遷都於此,意味著政治中心南移,忽必烈決心滅南宋,成為統治全國的皇帝。

在地址的選擇上,元都邑刻意避開了金中都遺址。但它也包括未受破壞的風景優美的大寧宮和附近的壹個大湖(當時叫海子)作為城市的中心部分。元代都城的設計和布局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建都原則:三重城墻,對稱中軸線,前面向市,左面向右。

第壹重墻是外城,也就是整個城市的外輪廓。外城長約28公裏,平面南北方向略呈長方形。城墻全部用土夯築,外面是又寬又深的護城河。城內四角都有巨大的瞭望塔,如北京建國門外的古瞭望臺,當時是東南瞭望塔。

外城* * *有11城門,非常獨特。據說設計者劉以此作為哪咤三頭六臂的象征:南面的三門象征他的三個頭,東西的三門象征他的六臂,北面的兩門是他的腳。

第二堵墻是皇城,周長約10公裏,位於城南中心區。皇城中間是太爺池,後來成為北海和中南海。宮城在東邊,盛興宮和龍符宮在西邊。皇城是皇帝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即“前朝”;皇城後面的海子(今什剎海)是商船聚集的地方,這壹帶是商業中心,人稱“後市”。

皇城東(左)有壹座祠堂,是皇帝祭祖的地方;西邊(右)有壹個國壇,是皇帝祭祀土地的地方。人們稱之為“左祖右舍”。

最裏面的是宮城,故宮。宮城的中心線延伸到南北兩端,也就是整個大都市的南北軸線。這個設計非常清晰地突出了宮城的地位,顯示了封建王朝統治中心的至高無上的地位。

大都城的主幹道系統基本上是整齊的方形網格。整個城市被主幹道分成50個街區,街區內有幾條平行的小巷,稱為“胡同”。胡同多為東西走向,寬約五至七米;兩條胡同相距約70米,由壹些四合院並聯而成。這種東西向的胡同布局非常適合滿足北方居住區的采光、通風和交通需求。全市約65438+萬戶,45萬人。

元代都城的建設是中國建築史上光輝的壹頁:繼承、總結和發展了古都規劃建設的優秀傳統,為明清北京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它規模宏大,宮殿宏偉,人口眾多,商業發達。是隋唐長安以來新建的最大都城,也是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城市之壹。

  • 上一篇:保潔公司怎麽營銷和宣傳?
  • 下一篇:公廁隔斷門怎麽開好?有哪些材料?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