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傳統食品
湯圓
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北方稱之為元宵,主要是祈求全家團團圓圓。用於制作湯圓的糯米,性平,味甘,具有補虛、調血、健脾開胃、益氣止瀉的作用,具有溫中、生津、潤燥的作用。宋元之初,湯圓已經成為元宵節的節日食品,所以人們也稱之為“元宵”。
根據餡的理論,元宵分為有餡和無餡兩種,有餡和鹹、甜、肉、素。按制作方法分,有手搓、元宵機制、竹匾卷等多種。根據磨粉的不同,有糯米粉和高粱米粉。
生菜;萵苣
廣東人喜歡在元宵節的時候“偷”生菜,和蛋糕壹起煮。據說這種食物代表吉祥。廣東人沈穩踏實,對節日用心良苦。在新店開業等喜慶場合最常用的生菜,也是元宵節必不可少的節日用品。生菜,往往成為南方餐桌上常見的蔬菜,與“發財”諧音,因此也被視為象征富貴吉祥的喜慶之物。
油茶
元宵節晚上吃飯,地上說“十五平,十六元”,壹天吃餃子,壹天吃元宵;在山區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平糧”。正所謂“十裏不同俗”。泡茶就是用筷子攪拌茶面做成油茶,也叫面茶。
油錘
在南北朝時期,米粥或豆粥被用作元宵節的節日食品。但是,這種食物主要用於祭祀,並不是節日食品。直到唐代鄭的《大廚實錄》記載:“年中節食,去油錘。”據《太平廣記》、《呂氏雜記》引《上師令》記載,油錘制作方法與後世油炸元宵相似。有人稱之為“油畫中的明珠”。
餃子
正月十五,北方人有吃餃子的習慣,而河南人有元宵“十五平十六圓”的習俗和傳統,所以要在正月十五吃餃子。餃子是壹種歷史悠久的民間食品,深受人們的喜愛。民間有句話叫“好吃但不如餃子”。
棗泥餡糕點
豫西人喜歡在元宵節吃棗糕,這意味著好運。棗糕原本是清朝的禦用糕點。它清香甘甜,含有維生素C、蛋白質、鈣、鐵、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既能補脾胃,又能益氣生津。它還具有保護肝臟、增加肌肉力量、美容和防止衰老的作用。
年糕
粘糕也叫年糕。除了元宵和面條,還有人在元宵節吃粘餅。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備急用方·食療》中寫道,“自養米味甘,微寒,無毒,清熱,益氣。”唐朝以後,元代元宵節也有吃餅的記載。
面燈
有壹個漢代流傳下來的習俗,就是正月十五點豆面燈籠。元宵燈是吉祥的燈,可以驅邪祛病。因此,正月十五擠豆面燈是老百姓祈求新的壹年幸福繁榮的祈願。
豆面團
昆明人喜歡吃豆面,類似元宵。就是把豆子炒熟磨碎,然後做成丸子,用水煮熟。味道不錯。
糟糕的湯
泰州地區每年正月十四看完燈籠就吃爛湯。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鮮鴨肉、豆幹、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爛湯。,再加壹點米粉煮成鹹味的糊狀食物。正月十五喝的爛湯是甜的,用紅薯粉或藕粉配蓮子、蜜棗、桂圓等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