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爺(民間傳說)壹般指兔兒爺(流行於北京城的兒童玩具)。
兔兒爺是北京市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屬於中秋應節應令的兒童玩具。每逢中秋節,北京城裏的百姓都會供奉“兔兒爺”。這壹習俗源自明代。清代,“兔兒爺”轉變成兒童的中秋節玩具。後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有的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討人喜歡。?
人們按照月宮裏有嫦娥玉兔的說法,把玉兔進壹步藝術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後,用泥巴塑造成各種不同形式的兔兒爺。明清以來,月宮玉兔逐漸從月崇拜的附屬物中分離出來,在祭月儀式中形成了獨立的形象,並逐漸豐富。兔兒爺兼具神聖和世俗的品性,融祭祀和遊樂的功能於壹體。如今兔兒爺已經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
來源
1、兔爺兒來源於玉兔對人間的幫助,在某壹年八月十五,正值人們處於瘟疫和貧窮交加的時候,給人們送來食物,對人間雪中送火。
2、兔爺兒來源於壹個傳說。有壹年,北京城裏忽然起了瘟疫,幾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就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景,心裏十分難過,就派身邊的玉兔去為百姓們治病。玉兔變成了壹個少女,她挨家挨戶地走,治好了很多人。人們為了感謝玉兔,紛紛送東西給她;可玉兔什麽也不要,只是向別人借衣服穿,每到壹處就換壹身裝扮,有時候打扮得像個賣油的,有時候又像個算命的。
壹會兒是男人裝束,壹會兒又是女人打扮。為了能給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騎上馬、鹿或獅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內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後,玉兔就回到月宮中去了。於是,人們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騎鹿的,有乘鳳的,有披掛著鎧甲的,也有身著各種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態,非常可愛。
每到農歷八月十五那壹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給她擺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來酬謝她給人間帶來的吉祥和幸福,還親切地稱她為“兔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