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與北宋起義軍首領方臘有關,是安徽省徽州地區傳統名菜之壹。又名大魚退兵將,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歙縣人方臘率起義軍在皖南山區與宋王朝的官兵交戰,因寡不敵眾,退上了齊雲山獨聳峰固守。宋軍攻不上山,就在山下駐紮,重重圍困,企圖使義軍斷絕糧草後不攻自破。
(2)方臘見山上壹池中魚蝦頗多,便命大家把魚蝦捕出投向山下,以此迷惑敵人。宋軍見了誤認山上糧草充足,不宜久圍,便撤軍西去。此菜取魚中上品鱖魚,特別是皖南黃山壹帶山溪名產桃花鱖,運用炸、溜、蒸的不同烹調方法制成,壹菜多形三味,香、鹹鮮、微酸甜,別有壹番風味。鱖魚在盤中昂首翹尾,有乘萬頃波濤騰躍之勢,是不可多得的黃山佳肴。
2、太白鴨
這是壹道和我們的詩仙李白有關的美食,相傳李白奉唐玄宗之詔入京供職翰林後,文武百官都敬重他。當時李白雖然想為朝廷出力,但在政治上並未受到重用,相反由於楊貴妃、楊國忠、高力士等人,在唐皇面前對其進行讒言攻陷,而逐漸被疏遠。李白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曾設法接近唐玄宗,他竟然想起了年輕時在四川曾經常吃過的美味鴨子,就用肥鴨,加上百年陳釀花雕、枸杞子、三七和調味料等蒸制後,獻給玄宗。玄宗食後,覺得此菜味道極佳,回味無窮,大加稱贊,詢問李白:“卿所獻之菜乃何物烹制?” 李白回答:“臣慮陛下龍體勞累,特加補劑耳。”玄宗非常高興他說:此菜世上少有,可稱“太白鴨”。後來李白雖然仍被玄宗疏遠,但李白獻菜了事卻成為烹任史上的壹段佳話。
3、韃靼牛肉塔
(1)蒙古大帝成吉思汗遠征歐洲,在西方留下了壹道叫Tartare的經典生肉菜肴,壹般中文直譯“韃靼牛肉塔”或“韃靼牛排”。韃靼牛肉塔記錄了當年的遊牧文化在歐洲的足跡,是蒙古族的部落韃靼,為西方人創造了除牡蠣外,少有的生食菜色。
(2)據野史記載,這道神菜最早的來源正是蒙古那無敵天下的騎兵——眾所周知,蒙古騎兵經常壹人雙馬甚至多馬進行長距離機動作戰。蒙古人本身便號稱“馬背上的民族”,再加上蒙古馬是當時數壹數二的好耐力的馬種,這使得騎手們基本上可以不下馬便執行壹切長途任務。也許是在某壹次執行長途奔襲的任務中,某位騎兵突然間發現那放在馬鞍側的牛肉被長時間來回擠壓摩擦,變成了肉糜,而扮上點中亞的香料和草原上的巖鹽,吃起來居然味道還很好。這種方便快捷營養豐富的食物很快風靡壹時,並在蒙古除了中原外的其他三大汗國的轄地裏廣泛傳開。
(3)我們今日所知的這道韃靼牛肉塔,是從多種文明累積改良而成。牛肉被碾碎成軟軟的肉糜,法式以圓形置盤上,東歐式則將之卷起;食用前的準備更使它註定成了印象深刻的桌邊儀式。侍者講究地逐壹加入各種香料,如新鮮香草、大蔥、洋蔥芽、刺山柑、腌胡椒、橄欖、少量鳳尾魚,及壹只生雞蛋黃,然後就可以吃了,沒有任何加熱過程,直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