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關於傳統節日的調查報告的結果與分析怎麽寫啊。急急急、!~!這個星期三就要。

關於傳統節日的調查報告的結果與分析怎麽寫啊。急急急、!~!這個星期三就要。

節日是社會生活的精華所在,它們反映了民族的傳統觀念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寄托著整個民族的憧憬。 2008年 9月 17日至 20日,關於對傳統節日方面以問卷調查與實地考查的形式進行了調查:

問題壹: “ 在同學中間,了解各種西方節日所占比例有多大? ”

結果:在同學們中, 95%了解聖誕節, 60%了解感恩節, 90%了解愚人節, 90%了解情人節, 55%了解復活節。看來西方節日在同學們的影響還是相當大的。

問題二: “經常過傳統節日嗎? ”

結果: 60%的同學經常過, 25%的同學有時過, 10%的同學看情況而定,有 5%的同學從來不過。因為同學們的經濟並沒有獨立,他們的行為方式很受家庭影響。

問題三: “對於中國傳統節日,妳的態度? ”

結果: 30%的同學表示很認真對待中國節日, 5%的同學表示隨便敷衍壹下, 10%的同學表示置之不理, 55%的同學表示隨大流。看來還是主動性上的尚顯缺乏。

問題四: “妳認為西方節日為什麽受歡迎? ”

結果: 48%的同學認為西方節日娛樂性強, 39%的的人覺得很鮮, 9%的人則認為這是崇洋媚外的表現, 4%的是其它原因。同學們易受新鮮性強,娛樂性強的節日,而西方節日正好合他們的口味。

問題五: “妳認為中國和西方節日最大區別在於? ”

結果: 45%的同學認為中國節日過於註重吃,而享用過後能留下作為紀念的卻甚少, 35%的認為中國節日娛樂性不強, 25%的同學認為過於嚴肅。

調查結果: 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學們對於過傳統節日的物質需求已逐漸減少,最根本的的原因,是經濟生活發展了, ②中國傳統節日的形式不及西方節日多樣,略顯老套。 ③中國傳統節日由於經濟因素已摻雜了過多的商業炒作成分。

提出建議: a、應保持原有特色上基礎上自行創新。 B、廣泛宣傳節日故事和意義。 C、增加更多民族文化特色。

呼喚更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是每個中國人的職責,希望學生們更加重視我們中國傳統節日。

  • 上一篇:中國火鍋十大品牌有哪些?排名怎麽樣?
  • 下一篇:關良的戲曲水墨人物畫重點表現人物的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