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詩,***集中140余首,在大家輩出、百花爭艷的唐代詩壇上,是存詩較少的壹個,但卻多有傳世之作。他在自己獨特的生活經歷和思想感受的基礎上,借鑒前人的藝術經驗,發揮自己的創作才華,創造出壹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代表當時壹個流派的傑出詩才。
柳宗元的散文,與韓愈齊名,韓柳二人與宋代的歐陽修、蘇軾等並稱為“唐宋八大家”,堪稱我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散文家。唐中葉,柳宗元和韓愈在文壇上發起和領導了壹場古文運動。他們提出了壹系列思想理論和文學主張。
在遊記、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樣為後世留下了優秀的作品。“永州八記”已成為我國古代山水遊記名作。這些優美的山水遊記,生動表達了人對自然美的感受,豐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領域,從而確立了山水記作為獨立的文學體裁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擴展資料:
軼事典故
柳州沿襲壹種殘酷的風俗,“以男女質錢,約不時贖,子本相侔,則淪為奴婢。”柳宗元發布政令,“革其鄉法”,使得那些淪為奴婢者,仍可出錢贖回。
政令中制定了壹套釋放奴婢的辦法,規定已經淪為奴婢的人,在為債主服役期間,都可以按勞動時間折算工錢。工錢抵完債後立即恢復人生自由,回家與親人團聚。這壹舉動受到貧困百姓的歡迎,後來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縣。
後世紀念
柳宗元紀念館位於廣西柳州市柳侯公園內,主要由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柑香亭組成。柳侯祠原名羅池廟,於公元822年始建。1995年12月,命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柳侯祠正門門額上“柳侯祠”由郭沫若所題,門柱上的對聯“山水來歸,黃蕉丹荔;春秋報事,福我壽民”根據唐代文豪韓愈《柳州羅池廟碑》壹文集煉而成,表達了柳州人對柳宗元的思念之情。
百度百科——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