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關於清明節有哪些傳說?

關於清明節有哪些傳說?

1.春秋時期,晉國的兒子重耳逃亡,過著艱苦的生活。他跟著介子推,從腿上割下壹塊肉充饑。後來,重耳回到晉國,成為壹個君主,並獎勵所有跟隨他的流亡者。然而,解推拒絕接受獎勵。他帶著母親隱居在綿山,不肯出來。

晉文公已經黔驢技窮了,所以他不得不放了火燒山。他以為介子推會孝順母親,壹定會跟母親走出來。誰知這壹把火把介子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壹天,不得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冷食,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寒食節是清明節的前壹天。古人往往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就把寒食和清明結合起來了。

2.三國時諸葛亮治蜀,深得民心。但他死後,朝廷並沒有為其建廟,民眾就在寒食時在田路上祭拜。後來朝廷自省,處理不當,正式在諸葛亮祠堂(劉備)附上祭品。但寒食野祭的習俗已經形成,並演變為祭掃祖先墳墓的祭祀。

3.在人們只認母不認父的原始社會,高母就是祖先。祭祀高啟就是祭祖。最初的寒食節是在二月下旬,與古代祭拜舒高的時間壹致,所以唐玄宗把寒食節確立為祭祖的節日。後來寒食節減少到最後三兩天,或者直接和清明節結合,於是寒食節掃墓就成了清明掃墓。

4.宋代大詩人柳永經常遊歷花街柳巷。當時的藝妓都很愛自己的才華,並以受到柳永的青睞為榮。但柳永因為命不好,壹生仕途不被允許。雖然考取了進士,卻在襄陽窮困潦倒而死。他的喪葬費全部由仰慕他的歌手籌集。每年清明節,歌女都會在他的墳前插上柳枝作為紀念,清明插柳枝已經成為壹種習俗。

5.古代中國北方人把清明、七月三十、十月初壹作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尋人的時候。為了防止鬼魂的騷擾和迫害,人們放上柳樹,戴上柳樹。柳樹在人們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受佛教影響,人們認為柳樹能驅鬼,並稱之為“鬼樹”。觀音用柳枝蘸水幫助眾生。

  • 上一篇:傳統節日起源簡介
  • 下一篇:養生知識 三伏天艾灸的方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