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故裏
興山縣是被譽為”民族友好使者”王昭君的家鄉。2000多年來,王昭君的事跡壹直為文人騷客所贊嘆,也壹直為家鄉人民所傳頌。
興山民歌
興山民歌,淵源流長,音調奇特,不見經傳,是獨樹於音樂之林的壹株奇葩。20多年前已被考證為巴、楚古音的遺存,被譽為”巴楚古音活化石”。興山民歌突出的特點是音階(列)結構中含有壹個介於大、小三度之間的音程,經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聲學實驗室測定,音程值多集中在345音分左右,遊移幅度為350±15音分,被專家按國際慣例以興山命名,稱為”興山特性三度音程”,簡稱”興山三度音程”,被謔稱為”鋼琴縫裏的音”。
薅草鑼鼓
薅草鑼鼓,歷史悠久,據《周禮·春官·龠章》等記載,至少有數千年的歷史了。興山薅草鑼鼓是興山民歌良好的載體,正因為如此,興山民歌才得以越千年而原始的保存下來。薅草鑼鼓是表演形式,興山民歌是演唱內容,兩者缺壹不可。薅草鑼鼓原本用於苞谷薅草,也被引用到開荒等集體勞動。薅草鑼鼓被興山農民昵稱為”農戲”,是農人在田中演唱的戲。
興山薅草鑼鼓的種類最多,保存的形態最為原始。可分為唱情歌(亦稱花歌子、葷歌子)的花鑼鼓和不唱情歌只唱傳說、故事(包括《黑暗傳》)的攢鼓。花鑼鼓分布於興山南部廣大地區,攢鼓分布在北部的榛子鄉及少數毗鄰地。花鑼鼓又分為三遍子鑼鼓、四遍子鑼鼓和五遍子鑼鼓三種,民間也有大放聲、小放聲的分類。各種花鑼鼓發聲方法不同、當家號子不同、演奏鑼鼓亦不同。所有樂器只有大鑼(鑼面較大,無膛,鑼邊很寬)和小鼓二樣,只是根據薅草人的多寡,使用的鑼鼓數量有異,少者壹鑼壹鼓,多達四鑼三鼓。
地花鼓
興山地花鼓俗稱”花鼓子”,在興山縣流傳上百年歷史了,《興山縣誌》(清同治版)記載:”元旦十三至十五日並演蟠龍、跳獅、花鼓諸雜劇。”它與人民生活習俗息息相關,春節燈會、紅白喜事、壽誕慶賀、生兒打喜、砌屋上梁等,都可見其表演。
圍鼓
興山民間器樂種類較多,有圍鼓(又叫八音子)、六音子(又稱嗚音)、火爆家業、叫點子等。
興山圍鼓的前身是流傳在以武當山為中心的、包括鄂豫陜交界地區的打火炮,約在清鹹豐年間(1855年左右)傳入興山。150年來,與興山民間藝術相結合,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興山圍鼓”。它既保留有北方吹打樂粗獷的氣質,又具有南方吹打樂委婉的風格,更不同於鄂、川等地的”圍鼓”而獨樹壹幟。興山圍鼓傳承脈絡清楚、譜系完整,現今已至第11代傳人。興山圍鼓曲牌極其豐富,有300多首,可分為三類,其中武曲子類來源於道樂,這類曲牌不多,約有40首,是興山圍鼓中的珍品,壹般是成排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