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覺得這些方方正正的漢字和押韻的詩詞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覺傳統就是太陽落山的時候迎著微風,中秋節的時候坐在石凳上對著月亮唱歌。就像那個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無憂無慮,安安靜靜。
進了學校,發現傳統文化沒那麽簡單。傳統文化是多方面的。它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中華民族最深刻的記憶。當然,如果不是這樣,也就沒有傳統和文化。
傳統文化不僅僅是四個漢字,它是壹種精神上的東西,需要不斷的分析。然而可悲的是,人們,尤其是學生,對她不理不睬,學校開設的選修課無人問津;XX年(文豪、科學家等。)是在國外舉辦的,但是我們談的是超女,談的是好男人……甚至在端午節成為韓國專利的時候,也只有少數人站出來感嘆!傳統文化的破碎聲清晰可辨……中華文明自古綿延,從未中斷;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我中國與“古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多神奇啊!現在,學生們忙著在“數學發展”和“物理研究”之間奔跑,古老的輝煌重回荒原,消失在壹陣陰風中,仿佛能聽到羌笛的嗚咽,聞到記錄她的書頁的黴味……我把她抱在懷裏,那是我生命的壹部分……更確切地說,是每壹個中華兒女生命的壹部分!應該放棄所謂的“超女好男人”嗎?是否應該警惕傳統文化沈入歷史?我們應該嗎...
是時候了。妳沒發現對傳統文化評頭論足很正常,但現在《品三國》《論語》這本書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引起了軒然大波!這不是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表現,而是暗指人們對傳統的陌生和困惑!
隨著壹系列重大事件不斷震撼我們的心靈,中華民族百余年偉大復興夢想的實現也進入了快車道。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如何復興傳統文化成為熱門話題,我也在網上認識了很多感興趣的人。我們認為,這個問題需要辯證看待:中國傳統文化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無數驚濤駭浪,跨越了無數深谷險灘,其間有過許多輝煌時期,也有過許多風雨飄搖的日子。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是以她在危機中生存下來的執著誌向,是以她在壹次次考驗後的鮮活生存。現在我至少有了壹個線索:傳統文化在不斷發展,俗話說“周建在二代,他抑郁!”我是周人。“在這個十字路口,我們應該深入研究傳統文化,剔除過時的糟粕,更重要的是根據時代特征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意義和形式,從而構建理想的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