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不屬於中國傳統儒學的“實用理性”的基本特征。
主要內容:
儒家思想精髓是主張"仁義",以“仁”核心,“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範。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主張以仁孝治國,註重人的自身修養,要與身邊的人建立壹種和諧的關系。
意義:
作為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學派,儒家思想代表了封建的根本。儒家思想在壹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道德,在紛亂當中凝聚了力量,使其成為中國古代最龐大的文化核心。同時儒家思想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第壹次打破了舊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把學在官府變成了有教無類。
這使得傳統文化教育能夠傳播到整個民族,可以為整個民族打下堅實的民族心理基礎。現如今,儒家思想依然是許多中國社會民眾所信奉的核心價值觀,這使其成為中國文化以及民族傳統的壹個重要標誌。
影響:
儒家提出壹系列道德範疇、命題、思想豐富了中國傳統道德寶庫。同時塑造了中國人傳統的道德品質。“民為邦本”的民本主義體現了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註重理想信念的鼓舞和凝聚作用,成為中國以德治國的壹大特點和政治優勢。“過猶不及”的辯證思維體現了高超的處世方法和領導藝術。
豐富的教育思想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教育傳統的主要內容,對現代素質教育仍有啟迪意義。當然了,也有消極影響,儒家思想是為封建迷信政治制度服務的,帶有帶有宗教迷信色彩的理論,是封建統計階級用來宣傳大壹統思想,鞏固皇帝的中央集權地位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