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並不是從來就有的,它與封建國家的統治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分不開的。中國的家族主義又有著濃重的宗法色彩。
在我國“宗族”是指以某壹男性為中心,由直系男性後裔及其家庭依照壹定倫理規則而組成的血緣群體。宗族制度是以父權,族權為特征的壹種宗法制度,是我國奴隸社會的產物,其主要特征是嫡長子繼承制。以嫡長制為主要精神的宗法。這種封建家族制度建立在自然經濟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以父親長為至尊,以血緣為紐帶,以同族大家長為核心的封建家族制度。在這種家族制度下,與封建倫理制度和儒家學說相結合,形成了壹套完整的宗法倫理體系。因此,家族主義是由宗法制度演變而來的家族制度。
家族主義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是深遠的,中國民眾大多以家族為本位,家族對個人的教化是潛移默化的,而封建國家法律思想,綱常禮教又在潤物細無聲中引導、規範著家族主義,因此,家族主義和封建國家的法律是相輔相成,相互配合,***同維護封建秩序的。
家族主義對於封建國家統治來說利大於弊,封建統治存在二千於年,與其對家族主義的維護是分不開的。當前,我國改革逐步深入,家族主義觀念雖然弱化了很多,但是在少數邊遠地區,仍存在家族本位為主的村落,這些地區,壹個家族往往占據了村落主要地盤,他們有自己的家法族規,與我國當下法治有不相融之處。那麽,如何處理這種沖突就顯得猶為重要。國家法律是根本,但是生硬地運用只會帶來更大的沖突,反而激化了矛盾。只有逐步加大法制宣傳,提高民眾法律意識,培養民眾的法律情懷才是根本之道。這條路顯然任重而道遠,須國家和社會大力支持,相信會有壹個很好的法治社會的到來。
我是搜來的 ,網上或者圖書館又很多關於中國傳統家族文化的,自己整理下吧 有個提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