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北京古牌樓的修復有什麽意義?

北京古牌樓的修復有什麽意義?

北京的牌樓不僅是古建築的象征,也繼承了中國的傳統,並隨著時代的發展發揮著新的作用。

現在的牌樓不僅點綴美化了環境,襯托了主體建築,增加了建築的氛圍;還具有壹定的標誌意義。牌樓和瓷器壹樣,代表著中國未來和世界的形象。

由於時代的變遷,北京的大部分牌樓已經失傳,保護和修復迫在眉睫。

21世紀,北京的很多公園和寺廟牌樓都得到了修復,但這些牌樓大多是復古的,沒有什麽新意。

但由於工程量巨大,這些牌樓的建造並不是簡單的重復,所以還是有其藝術價值的。

前門大街上的牌樓,俗稱“五牌樓”,是壹座六柱五室十二桿的大牌樓。解放初期,牌樓後面有護城河,河上有正陽橋。五牌樓的牌匾上,有“正陽橋”三個大字,所以五牌樓也屬於橋樓。

到了民國時期,為了連接電車,五牌樓、四牌樓、單牌樓的電線桿都被拆掉,全部換成水泥梁柱。為了改善交通條件,解放後拆除了“前門五牌樓”。

為適應城市交通的發展,前門牌樓於2001進行了改建,改為兩柱大跨五層牌樓。

新牌坊寬22米,塔柱上的“帽”頂高度為14.95米。雖然設計仍以舊樓造型為基礎,盡量保持原有風格,但原有牌樓有六柱五門。為了不影響交通,中間的四根柱子改成吊花,離地6.5米。牌匾改成了“前門大街”,比老樓更宏偉。

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北京的旅遊業蓬勃發展。旅遊景點的開發促進了牌坊的建設。

潭柘寺是北京現存的100多座牌樓之壹。這是文革後修復的第壹座牌樓。修復前潭柘寺屋頂傾斜,柱子爛了。夾桿石裏的柱根呈褐色海綿狀,如果沒有桿子的支撐早就塌了。

潭柘寺始建於晉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所以民間有“先有坦陀寺,後有幽州(北京)城”的說法。

潭柘寺當年年久失修,趕上大災更是傷痕累累。潭柘寺修復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資金多被正殿修繕工程占用。

1936年,北平市長下令將許多牌樓換成鋼筋混凝土柱,連額頭也換成水泥結構。目前,國家文物保護法規定,古建築的維修“必須嚴格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雖然可以用水泥構件來恢復原狀或保存現狀,但必然會把這種古建築遺產變成“假古董”。

潭柘寺的修復始於1984。工匠們先搭起腳手架保護屋頂,然後用幾個千斤頂同時從大量金錢下支撐並整平傾斜的屋頂。整個牌樓懸在半空中沒有爛柱的根。木工把柱子腐爛的部分砍掉,把夾桿石裏的爛木頭挖出來,再往夾桿石裏註水,爛木屑就被徹底沖走了。

然後,工人們為拱門預制鋼腿。他們用四塊瓦形鋼板夾住建築立柱,用埋頭螺栓固定。這四塊長鋼板呈瓦管狀,既能增加強度,折疊起來也是圓柱形。扶著上柱,扶著下柱夾住桿石,正好避開鐵釘。四根柱子都換成了這樣的鋼腿鐵腳。夾石裏灌滿了水泥,四塊鋼板變成了水泥的鋼筋。

水泥凝固後,潭柘寺的彩繪牌樓將重新粉刷,牌樓煥然壹新。

  • 上一篇:做清蒸魚的時候,魚容易變老。如何讓清蒸魚更嫩?
  • 下一篇:Ue編輯器(為您提供最新版本的鏈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