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關於華夏美學的讀後感

關於華夏美學的讀後感

華夏美學述評

在“設計美學”的課程中,我讀了《華夏美學》這本書,從古代的禮樂、孔孟的人性、莊生的自由、屈子的深情、禪宗的形而上追求,第壹時間回顧了中國的文藝之美,讓我受益匪淺。

從這本書裏我首先了解到,所謂中國美學,就是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國傳統美學。它悠久的歷史根源在於非酒神的禮樂傳統,它的壹些基本觀點、範疇、它所要解決的問題和它所包含的矛盾早已包含在這壹傳統根源之中。因此,如何處理社會與自然、情感與形式、藝術與政治、天人之間的關系,如何理解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成為中國美學關註的焦點。逐步討論古代的禮樂,孔孟的人性,莊生的自由,屈子的深情,禪宗的形而上追求。

從先秦兩漢的“羊很美”“羊很美”中,我明白了所謂“審美”就是感性愉悅和情感宣泄的人化,也就是動物愉悅的社會化和文化化。審美是社會化的事物對各種心理功能,尤其是情感和知覺的沈澱。我也了解到,中國傳統的審美意識不是禁欲主義,不僅不排斥而且擁抱和欣賞這種感性的快樂——味、聲、色。但是,對這種幸福的肯定不是感官主義,而是需要社會的規定、制度和禮儀來引導、規範、塑造和建構。中國的藝術和審美是“樂”的傳統,是以直接塑造、陶冶和構建人性化的情感為基礎,而不是通過再現世界圖景來喚起情感。所以中國的藝術和美學特別註重提煉藝術形式,強烈反對各種自然形式。

儒家美學強調“和”,主要是人的和諧,與天地同構基本上落實為人際和諧。莊子美學也強調“和”。莊子哲學是壹種肯定自然存在,要求精神超越的審美哲學。莊子的主要審美對象:無限美、“大美”和壯美。是指不被包括社會倫理在內的各種東西束縛的個人自由和力量的偉大。孟子的“偉大”是指個體道德精神的偉大,具有強烈的倫理色彩。莊子極大地拓展了虛無的範圍,將醜引入美的領域。任何東西,不管看起來怎麽樣,都可以是審美對象,也就是人的審美對象。

六朝隋唐,美人多情。魏晉時期的整個思想體系具有“智情”的根本特征,深情感傷與智慧哲學的結合直接表現為審美風格,即所謂“魏晉風流”。宋元時期,美在境界。禪宗強調感性就是超越,那個瞬間就是永恒。所以它更註重在這種行動的普遍現象中領悟,達到永恒靜止的本體,從而躍入那種物已忘盡、宇宙心靈合壹的異常奇妙、美好、快樂、神秘的精神境界。與屈相比,禪更淡泊寧靜。在文學藝術領域,禪宗依然承襲了莊、屈,承襲了莊的風格和屈的情懷。禪宗加上自己的“悟”,三者的結合使格和清成為神秘永恒本體的追求方向,並在各種洶湧運動中達到那種本體的寧靜。明清時期,美在生活。不再刻意追求“溫柔敦厚”,而是開始懷疑“溫柔敦厚”;不再需要美好、寧靜、和諧、深邃、淡化、平淡,而不需要回避甚至追求各種“驚喜”、“欲望”、“恐怖”、“魅力”等等。說明文學欣賞和創作不再固執地依附於或從屬於儒家傳統所強調的倫理教育,而是在爭取自身的獨立,這也說明人們的審美時尚在日常生活中有了更多的情感快樂。

讀了這本書,我深深明白,中國的哲學、美學、文學藝術,甚至倫理、政治,都是建立在壹種心理學的基礎上的,它不是某種實證科學的對象,而是建立在情感基礎上的哲學命題。這個本體不是上帝,不是道德,也不是理性,而是壹種理性與理智相結合的人類心理。它既是“超越”的,又是內在的;它既是感性的,又是超感性的,對於美學來說是壹種形而上學。

  • 上一篇:內蒙古自治區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音樂類專業統考(面試)疫情防控須知?
  • 下一篇:臺灣釣魚調整漂移的最簡單方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