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38+2月11日,從廣西文化廳傳來消息,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和延伸項目已正式公布,廣西* * * 12項入選,包括南寧粵劇、橫縣壯族百鳥的故事、武鳴縣壯族三月三。
此次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包括153個代表性項目和153個延伸項目。廣西入選的代表性項目有橫縣壯族百鳥服故事、淩雲縣淩雲壯族七十二調音樂、田東瑤族金鼓舞、桂林漁鼓等。
入選擴建項目名單的有南丹縣銅鼓塢(南丹縣秦澤格拉)、南寧粵劇(與廣東吳川共同申報)、蒼梧縣黑茶制作技藝、三月三武鳴縣瑤族服飾、龍勝縣瑤族服飾、天等農歷二十四節氣(壯族第壹個霜降節)、欽州跳嶺頭、資源縣中元節(資源河燈會)。
在廣西新入選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中,南寧占了三個。其中,傳統戲劇粵劇由廣東省南寧市和吳川市申報。粵劇是郯城壹種古老的藝術樣式,它不僅服飾精美、唱腔飽滿、唱腔清新,而且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近年來,在南寧文化部門的推動下,粵劇“天天向上”工程、南寧粵劇黃金周等活動讓粵劇復興。
橫縣壯族百鳥服的故事,講的是貧農古卡的妻子艾毅被土司搶了,艾毅叫古卡用弓箭射百鳥,用羽毛做成壹件神奇的衣服。古卡歷盡千辛萬苦,做了百鳥服,殺了土司,奪了戰馬。這對夫婦飛奔而去。《百鳥服》是壯族最具代表性的故事,反映了壯族人民反抗暴力、爭取自由的堅強意誌。
武鳴壯族三月三是壯族的傳統節日,尤其以二人轉為主要活動。從1985開始,武鳴縣以“歌圩”的形式舉辦了18“三月三”活動,並於2003年將“歌圩”更名為“歌圩”,即現在的武鳴“三月三”歌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