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南平市政府從延平遷到建陽,是第三次“搬家”。
建陽是福建最早的五個縣之壹,1994年3月撤縣設市。歷史上,尤其是宋代,以“書屋”和“理學名邦”著稱。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朱,晚年定居建陽考亭,著書立說,為中華民族留下了非常豐富的文化遺產,被稱為“朱故裏”。建陽現在總面積3383平方公裏,人口34萬多。對於這壹次南平市遷回建陽,當地人稱之為“回歸”。
參考消息:/2014-05/28/content _ 14163823 . htm
自27日媒體公布南平市政府搬遷的消息後,輿論對延平區房地產市場的反應十分負面。輿論壹致認為,政府搬遷決定了南平不再是閩北的中心城市,閩北未來發展的重點是建陽。政府搬遷不僅帶走了市政府的工作人員和部分家屬,還帶走了支持其服務的單位和企業,甚至帶走了人們對南平當前發展的信心。目前這麽多政府工作人員搬出南平,會有多少房子釋放到南平房地產市場,又有多少人會為此改變置業方向?在今年房地產市場極度低迷的情況下,南平市政府的搬遷對於南平地產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根據城市發展的需要,延平區實施了新城建設工程。新城區位於延平市幾公裏外的閩江邊。根據新城規劃,將建設成為“閩北綠色產業總部中心、閩北金融貿易會展中心、南平行政、文體醫療中心、綠色文化旅遊和文化創新中心”。詳細規劃將新城分為近期,2013至2020年,遠期至2030年。從人口規模到城市設施建設,都有科學樂觀的設計和預測,但隨著市政府的搬遷,這樣的目標能實現嗎?
針對市政府搬遷的話題,延平區市民進行了深入分析。南平微生活網站的網友結合實際情況和各種信息,從交通優勢、工作環境、城市建設、區位優勢、人口規模等方面對延平區的發展進行了透徹的分析。:第壹,從交通上看,明年3月縱向的京福高鐵開通,37分鐘到達福州,橫向到達福州更快,2018。第二,從經濟上看:南平的骨幹企業還在延平,財政收入還依賴延平;三、從人口角度:延平人口不會減少多少。最後是老城區,有工作,有錢,有學校;第四,從政府職能來看:政府職能會逐漸轉變,依靠市場,減少審批,加強監管,找政府服務的會越來越少;第五,從改革的角度:政府機構改革逐步推開,現在已經開始在部分省市試點。也許有壹天,地級市撤下來,縣歸省管。到時候,動不動自然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