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龍舞(海安羅漢龍)
海安羅漢龍又名“丁家龍”,為海安北郊丁姓之家傳龍舞,其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
該龍舞之龍具為11節白色布龍,小巧靈秀,腕龍動作及套路格局中,除有“鉆、纏、跳、繞、滾、翻、騰”等動作形態外,更以邊舞邊疊羅漢的“疊”為特色,故以“羅漢龍”稱著。
其圓曲相依的陣圖變化多達72種之多,而“疊”的特色更為奇特,在不使用任何器械的情況下,堆出的三層相加、四層相疊的“寶塔”有單元寶、雙元寶、仙橋寶塔、疊心寶塔、三級寶塔、四級寶塔、翹荷花、送麒麟、盤八仙等48種造型,最高者可及8米以上,足以使觀者攝神動魄。
二、蓮花落
蓮花落,俗稱“落子”、“打蓮花”。是曲藝藝術樣式中的說唱文藝。蓮花落的道具是三塊竹片,其中兩塊的頂端裝有兩根約為兩公分左右的竹柱,竹柱上安有壹朵蓮花和兩枚可以上下跳動的銅線;另壹塊竹片兩側均為鋸齒狀。
表演時,表演者左手以拇指、食指、中指間捏住兩塊裝在銅線的竹片,前後稍稍錯開,可因拇指、食指的上下捏動及手腕的抖動,使竹片前端的銅線因上下跳動而發出沙沙聲響。右手則以鋸齒形竹片,在左手捏住的兩片竹片的兩側括動或敲擊,從而敲擊出高低強弱、彈跳拍打的樂音,使其沙沙聲響不絕於耳,形成節奏明快的節拍。
表演者與此同時念唱韻白詞句,或用以抒情、或用以敘事,但每段尾句之後,眾均參與齊唱“壹麽子裏鯨、二麽子銀,三打鯉鯽,五麽子鯊來,花開蓮花落哎”的襯詞襯句。
三、花鼓(海安花鼓)
海安花鼓明末清初以來便流行於海安角斜地區,且影響及如東的滸_、東臺的新街等地。海安花鼓的舞蹈動作多從生產生活中提煉發展而來。
“風擺柳”脫胎於春風拂柳的動態;“麻雀移步”則是模擬動物的走步的形象;“頷首搖肩,顫悠相濟”、“欲動先出胯,舉步微微顫”等典型動作則從當地村姑農婦忙時務農、閑時織網的勞作演化而來,為漢民族花鼓舞中的柔情花鼓。
四、民歌(通東民歌)
通東民歌是在南通海門東部地區廣泛流傳的民間音樂。主要流傳在海門北部講通東方言的四甲鎮、貨隆鎮、王浩鎮、樹勛鎮、余東鎮、正余鎮、包場鎮、劉浩鎮、和東竈港鎮等九個鄉鎮,流傳區域450平方公裏,人口41.5萬。通州民歌在演唱風格上,曲調高亢悠長,激越頓挫、富有彈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於勞動方式不同而形成的多種不同類型的號子。有清朗婉轉的打麥號子.高亢悠長的車水號子,歡快激越的嫁妝號子,粗獷豪放的打夯號子,深沈悠遠的漁民號子,鏗鏹頓挫的搬運號子,以及造曲釀酒、挑擔推車、砌房造屋等號子,不僅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而且曲調各異。
五、杖頭木偶戲
如臯杖頭木偶戲以其久遠的民間藝術傳統,精湛的木偶制作,神奇的舞美特技,出神入化的操作表演,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戲劇家冒辟疆、李漁都有戲劇家班與木偶戲同臺演出,揚州八怪也有關於木偶的詩詞記載。
杖頭木偶戲以杖頭木偶為載體,具有戲劇綜合藝術的基本特征,是壹門成熟的舞臺表演藝術。如臯杖頭木偶的基本結構可以分四個組成部分:頭部、身軀、舉桿(俗稱命桿)、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