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感恩故事?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感恩故事?

1,韓信

幫助漢高祖畫下天下的大將韓信,在未能成功的情況下,處境十分艱難。那時候他經常在大門口釣魚,希望能以好運解決生活。但是,這畢竟不是壹個靠譜的辦法,要壹直餓著。好在他經常打魚的地方,有很多漂娘(清理絲綢棉絮或者舊衣服布匹的老太婆)在河邊勞動。

其中壹位漂浮的母親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不斷給他救濟和食物。韓信感激這位在艱難困苦中勉強糊口的勤勞漂浮的母親的善良,並告訴她,以後壹定會重重報答。浮母聽了韓信的話很不高興,說以後不要韓信報答她。

後來韓信為漢王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為楚王。他想起自己以前得到過漂泊母親的寵愛,於是命人給她送來了食物和桌子,甚至還給了她壹千兩黃金作為感謝。

這個成語是根據這個故事而來的。它的意思是,妳永遠不要忘記,即使是壹點點幫助,當妳遇到困難時,也是有價值的,盡管妳得到的幫助可能非常小。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理所當然的要重賞那些做人情的人才。

2.包拯

包公是包拯(公元999-1062),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他的父親鮑毅是潮汕的壹名醫生,死後成為刑部侍郎。包公十幾歲的時候就以孝順聞名,為人直爽誠實。在宋仁宗天盛五年,即公元1027年,他進入了進士行列,時年28歲。

先任大理寺法官,後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府。因為他的父母年紀太大了,不能和他壹起出國,包公立即辭去了他的工作,回家照顧他的父母。他的孝順受到了官員們的稱贊。幾年後,他的父母相繼去世,包公重新步入仕途。這也是在村民的苦苦勸說下。

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壹個兒子,那麽這個兒子就不能離開父母獨自去外地做官。這是違反封建法律的。壹般情況下,為了兒子的未來,父母都會跟著走。還是兒子和家裏其他人來勸。

父母不願意跟隨兒子到他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很少見,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來照顧他們。史書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他父母生病了,承受不了路上的顛簸。包公辭去了他的職務。

不管是什麽情況,包公都能主動辭去官職,這仍然說明他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孝順,也算是今天壹些素質不高的人的榜樣。在以前的故事中,人們談論最多的是包公的無私,而忽略了包公對父母的孝順。

  • 上一篇:華為手機是什麽系統?
  • 下一篇:古代中醫六不治是指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