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發展,最初慘烈的剃頭逐漸變成了個人的自我修飾行為,而所謂的理發師不僅僅是給人剃頭,還需要為顧客剃頭、刮胡子、拔耳朵。
在古代,剃發行業大致有兩種經營模式:壹種是擺攤鋪面,店內經營;壹種是背著包袱走街串巷。在後壹種情況下,妳外出辦事時必須隨身攜帶壹根刮過毛的桿子。桿子壹端是洗頭的銅盆,下面有壹個圓桶,裏面放著壹個小炭爐;另壹頭是凳子,凳子邊上有個抽屜,裏面放著指甲鉗、剪刀、小刀等剃須用具。在銅盆的另壹端,還有壹根小旗桿,旗桿上有掛鉤,掛著毛巾、鋼刀、布等。據說旗桿是法律強制漢人剃發編辮的象征——皇帝聖旨的象征。
剃頭挑子可謂是當年北京的壹景。後來被北京人編成“剃頭挑子——頭腦壹熱”的歇後語,用來形容壹方熱情,壹方冷漠的情況,壹直沿用至今。下街的理發師還拿著壹種叫“叫頭”的鐵制器具,形似大鑷子。當他用小棍子從下往上推時,會發出“嗆人的砰”聲,壹邊去召喚顧客壹邊響。
解放後,理發店實行公私合營,沿街的理發店大部分進入國營理發店,只剩下壹些“散兵遊勇”仍靠走街串巷謀生。此時,帶著負荷的剃毛桿已經簡化成壹個小布挎包,裏面裝著理發工具,但“毛叫”還在手中。街主的收費比理發店便宜,受到小區居民的青睞,經常被他們請進院內,顧客多為老人和小孩。“文革”時期,個體戶被全面禁止,街主從此銷聲匿跡。
理發行業非常註重禮儀。和尚來剃頭,不能說“剃頭”或“推頭”,而要說“請師父下山,任其發落”。剃頭也不同於壹般身份的剃頭。要遵守“先僧後道”的規矩,即從前到後給和尚剃壹次頭,俗稱“開天門”;給道士剃頭是從後往前剃。
剃須行業有很多行話,剃短頭光頭叫“打老沫”;剃掉長發叫“割草”;剃毛叫“鉤板”;刮胡子叫“打辣椒”。理發師講究職業道德,理發師不能喝或吃蔥、蒜等有刺激性氣味的食物。正月裏禁止剃頭,俗話說“正月不剃頭,必死無疑。”所以,每到正月,都是剃發行業最慘淡的壹天。壹般人們都要在農歷二月初二剃頭,以求升官發財的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