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古代取銀用的是什麽方法,選用的石料有什麽特點

古代取銀用的是什麽方法,選用的石料有什麽特點

我國古代煉銀采用的是“吹灰法”,這是壹種分離銀鉛的方法。銀礦壹般含銀量很低,煉銀的技術關鍵是如何把銀富集起來。由於鉛和銀完全互溶,而且熔點較低,所以古代煉銀時加入鉛,使銀溶於鉛中,實現銀的富集;然後吹以空氣,使鉛氧化,入爐灰中,使銀分離出來。中國約在早商時期已經使用銀器。甘肅火燒溝類型文化遺址(年代相當於夏代)曾發現銀質飾物。戰國已有錯銀器物。《魏書·食貨誌》提到:長安驪山銀礦“二石得銀七兩”,恒州白登山銀礦“八石得銀七兩”。這是關於銀礦品位的最早記載。

明陸容《菽園雜記》記述煉銀過程頗為詳細:“礦石不拘多少,采入碓坊,舂碓極細,是為礦末。次以大桶盛水,投礦末於水中,攪數百次,謂之攪粘。凡桶中之粘,分三等:浮於面者為之細粘,桶中者謂之梅砂,沈於底者謂之粗礦肉。若細粘與梅砂,用尖底淘盆,浮於淘池中,且淘且汰,泛揚去粗,留取其精英者。其粗礦肉,則用壹木盆,如小舟然,淘汰亦如前法。大率欲淘去石末,存其真礦,以桶盛貯,璀璨星星可現,是謂礦肉。”這是選礦過程。“次用米糊搜伴,團如拳大,排於炭山,更以炭壹尺許覆之,自旦發火,至申時住火,候冷,名窖團。”這是燒結過程。“次用?銀爐熾炭,投鉛於爐中,候化,即投窖團入爐,用韝鼓扇不停手,蓋鉛性能收銀盡歸爐底,獨有滓浮於面。凡數次,破爐爬出熾火,掠去爐面滓垢。烹煉即熟,良久,以水滅火,則銀鉛為壹,是為鉛駝。”這是煉制鉛銀合金。“次就地用上等爐灰,視鉛駝大小,作壹淺灰窠,置鉛駝於灰窠內,用炭團疊,側扇火不住手,初鉛銀混,泓然於灰窠之內。望泓面有煙雲之也。”這就是灰吹法提銀。宋應星《天工開物》中也有類似記載,並有附圖氣,飛走不定。久之稍散,則雪花騰湧。雪花既盡,湛然澄徹。又少頃,其色自壹邊先變渾色,是謂窠翻。煙雲雪花,乃鉛氣未盡之狀。鉛性畏灰,故用灰以捕鉛。鉛既入灰,唯銀獨存。自辰至午,方見凈銀。鉛入於灰坯,乃生藥中密陀僧,反映從采礦到灰吹法提銀的情況。

  • 上一篇:辦公石膏板吊頂方法有哪些裝修有哪些註意事項
  • 下一篇:唐詩和宋詞有什麽區別?有哪些相似之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