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古代女子發髻的盤法?

古代女子發髻的盤法?

古代女子發髻的名稱繁多,如:淩雲髻,近香髻,節暈髻,半翻髻,愁來髻等等

唐代發式有髻、鬟之分,髻為實心,鬟為空心。髻名稱眾多,有倭墮髻、螺髻、雙螺髻、反綰髻、半翻髻(單刀半翻髻和雙刀半翻髻)、驚鵠髻、雙鬟望仙髻、拋家髻、烏蠻髻、盤桓髻、同心髻、交心髻、拔叢髻、回鶻髻、歸順髻、愁來髻、百合髻、長樂髻、墮馬髻、鬧掃狀髻、樂遊髻、反綰樂遊髻、叢梳百葉髻、高髻、低髻、鳳髻、小髻、側髻、囚髻、偏髻、花髻(髻上插花者)、雲髻、雙髻、寶髻(綴以花鈿、簪釵等首飾者)、平番髻、飛髻、義髻(假髻)等。鬟有:雲鬟、高鬟、短鬟、低鬟、雙鬟、圓鬟、同心鬟、垂鬟等。中國婦女的發式,形形色色、五花八門、誰也難以說清它究竟有多少種類。遠古的披發;漢代婦女的“倭墮髻”;北朝婦女的“十字髻”;唐代婦女的“靈蛇髻”、“飛天髻”;宋代婦女的“朝天髻”、“同心髻”等等,都是相關朝代頗為流行的發式。少 數民族婦女的發式更是式樣萬千,例如有傣族婦女的“孔雀髻”;有京族婦女的“砧板髻”;有畬族婦女的“風凰妝”;有苗族婦女的“獨角髻”;有滿 族婦女的“兩把頭”。土族婦女的婦式竟有七、八種之多,如“三叉頭”、“幹糧頭”、“蜂兒頭”、“簸簸頭”等等。但其中流行最為久遠,也最為普遍的要算“披發”、“辮發”和“盤發”了。直至現代,這三種發式,仍頗為流行。許多民族的女子還有剃發的習俗,這在繁多的發式中,可以說是最具獨物風格的發式。

1.披發

披發可以說是人類最早的發式,在人之初時,人們無不披發。而當時的披發並不為美,人們才知道利用梳理順散發的頭發,讓它帶給人以利索的感覺。

披發有兩種形式,壹種是使所有的頭發自然下垂,以發箍在前額、腦後部位箍束壹圈;另壹種是將前頂頭發剪割成齊額短發。戴發箍和割短發,都為使頭發不於障眼。

2.辮發

婦女尚梳辮子的民族很多,有的為遠古流傳下來的習俗;有的是後受民族影響梳起來的。

我國婦女梳辮發的歷史久遠,隨著人類審美意識的產生,新石器時代的人們,開始梳理散亂的頭發,他們有的割斷長發;有的以發箍束發;也有人則編發成辮。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士的新石器時代彩陶盆上,繪有眾人攜手踏歌的場面,在每壹個人的頭頂,都下垂有壹根辮發。

3.盤髻

盤髻是將頭發歸攏在壹起,於頭頂、頭側或腦後盤繞成髻。盤髻成椎狀者,又稱“錐髻”、成螺絲形的稱““螺髻”、盤髻較小的稱“髻”。

從各地出土新石器時代發簪的現象中可以知道,生活在五、六千年以前的原始先民們,就已盤發成髻。我國歷代漢族婦女皆喜盤發成髻。河南安陽即出土有盤發於頭頂的商代婦女俑。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畫上的婦女,腦後梳椎髻。湖南長沙馬王椎壹號漢墓出土帛畫上的婦女及出土的女子木俑的發式皆為盤髻。隋朝婦女的盤髻,當是稱“盤桓髻”。唐代婦女尚梳螺髻,永泰公主墓壁畫中眾多的婦女、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第壹八七號唐墓出土帛畫上的婦女都於頭頂梳螺髻;清代婦女盤髻於腦後。以前漢族少女多於頭頂兩側梳髻。

4.剃發

古往今來,人們多以女性有壹頭如雲的秀發為美,殊不知,世界上還存在著壹些以女性光頭為美的民族。我國不少 民族也有女子剃發的習俗。剃發又稱髡發,舊時滿 族女孩子未成年之前,除頭頂後部留壹撮頭發,編結成辮盤於腦後外,其余頭發全部剃光,直到成年方可蓄發。按朝鮮族習俗,女孩子未成年之前要梳齊耳短發,並剃光後頸頭發。

  • 上一篇:廚房清潔這麽簡單
  • 下一篇:古裝劇中女性佩戴的長絲帶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