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各地如何慶祝「文化與自然遺產日」的到來?

各地如何慶祝「文化與自然遺產日」的到來?

6月8日,今年遺產日的主要活動“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周”在天津開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中的127個重大曲藝項目將在曲藝周期間全部亮相。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曲藝國家級代表性項目集中展演,不僅為曲藝非遺傳承人搭建了展示魅力、交流思想的平臺,也激發了他們的自豪感,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自信。也是對曲藝國家級代表性項目保護傳承工作的壹次集中評審,是進壹步推廣分類保護理念的具體舉措。活動的意義和價值不言而喻。

6月9日,北京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舉辦各種獨具特色的活動,如在天壇公園推出北大廚、北祭亭天壇文物展等專題展覽,在十三陵開展中小學生“文化遺產走近家鄉”活動,皇家祭祀表演等,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盡可能走進人們的生活。去年以來,非遺表演項目的保護、傳承和振興成為文化主管部門大力推進的重點工作之壹。各地通過活動指導、劇目動員、經費補助、傳播推廣等方式,開展了壹系列演出活動,提高了演出項目的展演程度,增加了練習頻率,維護和拓展了演出項目的生存發展空間。

非物質遺產生長在社區,非物質遺產保護不僅需要全民參與,更需要全民享受保護成果。今年曲藝周期間,36支非遺曲藝團隊走進天津16區的社區(村)、企業、校園、軍營、公共場所,開展約100場演出,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品味到藝術魅力和時代風采。在今年雲南省“文化與自然遺產日”上,涉及20多個非遺項目的200多名傳承人、民間藝人、演職人員參展,讓觀眾大飽眼福。

中國自2006年設立“文化遺產日”至今已有13年,去年調整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遺產日逐漸成為中國展示包括非物質遺產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時間節點。值得壹提的是,今年的遺產日,在活動更豐富、形式更多樣、覆蓋面更廣的基礎上,各地還積極探索了非遺活動與文化扶貧、文化旅遊融合等內容的有機結合。此外,壹些新媒體平臺也圍繞遺產日的主題,積極開展了許多參與性和互動性很強的網絡活動。資料來源:楊光

  • 上一篇:古代諧音笑話
  • 下一篇:詠春的起源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