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能明確感受到,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早過去了,而且還是壹個逆全球化的趨勢,外部的環境也很差。
已經沒有人提通脹了,反而都在擔心通縮。
所以這壹次次的降息,主要是為了讓經濟不陷入通縮,把錢倒逼到實體經濟上來。
壹、支持實體經濟
從整個大的趨勢來看,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低利率是必然趨勢。因為利率水平高低與經濟發展速度密切相關,在全球經濟發展放緩的大環境下,各種投資回報也隨之降低,帶動利率水平的下行。
隨著壹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大,蛋糕越做越大,增速就會越來越低,就像開車壹樣,剛開始加速很快,越到後面加速度會越來越慢,因為速度已經足夠高了。經濟發展也是這樣,GDP越來越大,那麽GDP的增速會越來越低。
從前我們是兩位數增長,後來變成了8%,今年的目標是5%,這也確實證明了GDP增速會越來越慢。
於是就會帶來壹個問題,錢越來越來越難賺,有錢的人和有錢的企業越來越不想借錢生產,就像現在壹樣,很多人去存款而不去借款,甚至要提前還貸。
利率,是銀行向老百姓借錢的成本,存款利率降低後,銀行能以更低的成本拿到錢,就可以更好地扶持發展中小企業、恢復實體經濟。
那麽為了刺激經濟發展,必須降低貸款利率,借錢生產的成本低了,企業才會有意願去發展生產。
二、刺激居民消費
作為壹個儲蓄大國,大家都喜歡存錢,尤其疫情期間,我國的儲蓄金額連續三個月突破43萬億元左右,成為全球儲蓄金額最多的國家。這對個人沒啥大問題,可問題是,都捂著錢包,消費意願就降低了,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之壹,沒有足夠消費作為支撐,經濟發展就會不樂觀。
那怎麽辦呢?降息!
所以許多政策都在說,促消費、促投資,不僅發消費券,也會同通過調整存款利率來調節大家的存款意願,鼓勵大家消費,消費好了整個經濟才會上去。
降低存款利率,會讓存款意願下降,把錢取出來用於消費;更重要的是,資金成本降低了,實體企業就能以更低的成本拿到錢,經濟就會重新煥發活力。
銀行降息後市場上的熱錢增加,拉動內需,必然會導致工作崗位增加,所以銀行低利息,對於老百姓來說並非壞事。有些發達國家銀行存錢的利息大部分時間都非常低,有壹些甚至出現負利率,如日本,同樣的10萬存進銀行,壹年後只能取出來9萬9千9百元,不僅沒有利息還要倒給銀行錢,這就是負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