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廣西在上世紀中葉正式列為自治區。當初廣西和廣東是壹家人。漢代統稱為交州,唐代統稱為嶺南道,北宋則實行州縣兩級制。當時兩廣分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這是兩廣名稱的由來。行省制度建立於元代。當時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分為湖廣省。然後到了元末,廣西被劃為廣西省,欽州、連州在明朝被劃入廣東省,壹直沿用到建國初期。建國後,欽州、連州交還廣西,省會也由桂林遷至南寧。當時廣西改名為貴州自治區,直到上世紀中葉才正式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然後因為廣西居住的少數民族人口多,就定為自治區。眾所周知,中國是壹個多民族國家,其中廣西是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區。廣西有壯、苗、回、瑤等11個少數民族,其他44個少數民族也居住在這裏,其中壯、瑤人口占全國壯、瑤總人口的壹半以上,可見廣西少數民族眾多。眾所周知,中國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即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建立自治機關,使他們有權管理自己的內部事務,這對實現國家統壹、鞏固民族團結、加快各項事業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最後,兩廣雖然在古代屬於兩廣,但由於廣西居住的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為了更好地實現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將其定為自治區而不是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