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殘疾的特點
老年人殘疾的原因有:①年輕時殘疾的延續;(2)進入老年後因傷致殘;以上兩種都是原發性殘疾。③在上述殘疾的基礎上,又出現了壹種新的殘疾,即二級殘疾。主要是受傷後長期臥床休息的結果,少數是因為康復醫療方法的失誤。從表現形式上也可分為三類:①損傷所致的有明確發病時間的殘疾,如腦出血後的偏癱、失語,脊柱外傷、截肢、骨折所致的截癱等。②長期慢性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礙和/或衰竭可見於慢性心肺疾病如肺氣腫和冠心病、慢性腎臟疾病、慢性骨關節疾病、慢性神經精神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3)因年老體弱引起的聽力下降,如老花眼、視力低下、聽力障礙、咀嚼困難、活動受限等。
老年人的殘疾壹般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內臟殘疾、綜合(復雜)殘疾、重度殘疾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常見。比如60歲以上人群中,主要是視覺(老花眼、低視力)、咀嚼(拔牙)等五感殘疾,而內臟殘疾、活動受限的較少;而75歲以上老年人中,大小便失禁和精神障礙可達(或近)壹半,不同程度的活動受限達2/3;80歲以上的老人中,患病半年以上的超過10%。
康復的主要目的是恢復因傷、因病而身體虛弱、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自理程度,減少臥床不起和老年癡呆癥的機會,努力回歸社會。職業康復對老年人來說並不重要。凡有明確殘疾或功能障礙、慢性病、年老者,均適合康復。老年人和體質虛弱者的康復大多屬於預防性康復,即通過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增強老年人體質,減少損傷。受傷後盡快開始康復的原則同樣適用於老年人。比如沒有並發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第二天就可以活動四肢,幾天後就可以下床了。與傳統的長期臥床的人相比,早期康復患者不僅恢復早,而且後遺癥少,心理恢復也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