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歲和虛歲,中國傳統的計算年齡的方法。寶寶出生時記為壹歲,之後每年春節都會增加壹歲。這樣,虛歲往往比壹歲大壹到兩歲,就變成了虛壹兩歲。了解壹下壹歲和虛歲的說法。
壹歲和想象中的壹歲的說法1嬰兒出生時被記錄為壹歲,因為胎兒在母親體內孕育需要將近壹年的時間。公歷元旦後、農歷年末、春節前出生的孩子,比如臘月出生的,春節壹過就記兩歲,所以比壹周歲大了將近兩歲。
我還是找不到什麽可以否定這種觀點的東西,比如“虛歲這個名稱相對於壹歲來說確實產生於現代”或者“中國古代只用虛歲”。相反,中國傳統的“男進女滿”(以50歲生日為例:男性在剛進50歲生日時做,女性在出生後50歲生日即年滿50歲時做)似乎證明了真實年齡的存在,但古人更註重虛歲。年齡的具體計算方法(虛歲和壹歲):
壹歲:出生時為零,每公歷生日加壹年(不是初二)。
虛歲(另壹種說法叫毛年齡):出生時壹歲,每年春節壹歲。
壹歲主要用於兒童閱讀掛號、醫院咨詢等正式場合。
虛歲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民俗,主要以春節(農歷新年)為分界點,壹歲則以本人生日為準。
具體換算方法如下:虛歲換算成滿周歲:本人生日到來之前,滿周歲=虛歲-2;我生日到來後,壹歲=虛歲-1;
壹歲到虛歲的換算:本人生日前,虛歲=壹歲+2;我生日來了之後,虛歲=壹歲+1。
另外,普通人對於年齡的算法也是五花八門,都是出於曲解或者方便,有的還很復雜(比如上半年怎麽算,下半年怎麽算)。其中之壹是用現在的年數減去出生時的年數。顯然,這是最方便的誤差算法。雖然它實際上已經成為目前最流行的算法,但是它沒有任何意義,也永遠不會被“扶正”。
壹歲和名義年齡聲明2的具體轉換方法是:
首先,將名義年齡轉換為壹周歲
在我農歷生日到來之前,壹歲=虛歲-2;我農歷生日當天或之後,壹歲=虛歲-1;壹歲換算成虛歲:在我農歷生日到來之前,虛歲=壹歲+2;我農歷生日當天及之後,虛歲=壹歲+1。
二、虛歲=當年(農歷)-出生年份(農歷)+1
虛歲從壹開始算,每過壹個新年就長壹歲,根據農歷(陰陽歷)。
壹個人的第壹個生日從零開始算,每過壹個生日就多壹年,按照洋歷(陽歷)。
擴展數據:
在古代中國,只有壹種計算年齡的方法。近代以來,西方計算年齡的方式逐漸傳遍世界,並傳到中國。所以中國現代有兩種計算年齡的方法。為了區分,分別稱為虛歲和滿歲。這樣就給人壹種中國人丟了命的錯覺。
虛歲是中國計算年齡的壹種獨特方式。中國古人沒有現代意義上的“生日”概念,最接近“生日”含義的詞是“生日”或“生日”。生日和生日的概念和生日不完全壹樣。生日以天為最小單位,生日和生日以小時(時刻)為最小單位。古人把壹天的時間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用十二地支表示,稱為十二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