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兒高(民樂合奏)古曲彭修文改編原為壹首琵琶曲。樂曲描述了祖國山河美麗壯闊的夜色,借以抒發熱愛祖國的激情。
塞上曲(琵琶與樂隊)古曲張大森改編原為清末李芳園根據華秋萍《琵琶譜》中五首小曲加以發展組合而成,現用琵琶與樂隊演奏的《塞上曲》是依據傳譜、援引“文姬歸漢”的故事。
春江花月夜(民樂合奏)古曲彭修文改編原名《潯江琵琶》,最早是壹首琵琶古曲,後為絲竹樂合奏而廣泛流行。十段音樂均以漁舟為主線,通過不同側面刻畫出祖國山河的美麗景色。
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琵琶獨奏曲)這是兩首著名的琵琶傳統大套武曲。均以我國歷史上的楚漢相爭為題材,描繪劉邦和項羽在垓下決戰的情景。
漁舟唱晚(古箏獨奏曲)婁樹華以古曲《歸去來》為素材發展而成。又壹說系金灼面根據山東傳統箏曲《雙板》等改編而成。
江河水原是東北地區流傳的民間樂曲,音樂形象深刻動人,扣人心弦,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百鳥朝鳳(嗩吶獨奏曲)原是流行於山東、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間樂曲。它以熱情歡快的旋律與百鳥和鳴之聲,表現了生氣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二泉映月(二胡與樂隊)華均曲彭修文改編該曲為中國民間藝人阿炳的代表作。樂曲不僅將人引入夜深人靜、泉清月冷的意境,更使人體會到壹個盲人藝人在向人們傾吐他坎坷的壹生和對幸福的向往。
彩雲追月(民樂合奏)任光曲彭修文改編樂曲集中了廣東音樂特色,以富於中國民族色彩的五聲性旋律,通過不同樂器的演奏,形象地描繪了南國景色和皓空的迷人景色。
不屈的蘇武(二胡協奏)彭修文曲樂曲選自中國古代歷史故事,樂曲以二胡協奏的形式通過風雪孤忠,思漢懷鄉,執節榮歸三個樂章表現了蘇武熱愛祖國的堅貞誠摯的情懷。
交響詩《流水操》(民樂合奏)彭修文曲作品以古琴曲《流水》為素材,構想成篇,寫於1979年,樂曲生動地描寫了長江大河從源頭的滴水匯集成河不斷壯大,終成滔滔之勢,向著東洋大海,萬裏奔流不息。
花好月圓(民族管弦樂曲)是壹首采用有再現的單三部曲式的輕音樂作品。A的主題柔和輕盈,描繪了壹幅輕歌曼舞的畫面。B的主題輕快活潑,生動地表現了人在月下花叢盡情歡舞的場面。
姑蘇行(笛子獨奏曲)江先渭曲樂曲采用昆曲音調,色彩鮮明,甜美抒情,誘發人們產生豐富的聯想。抒情的行板,使人猶如置身於幽曲明凈、精巧秀麗的姑蘇園林之中,盡情觀賞,美不勝收。
幻想曲《秦-兵馬俑》(民樂合奏)彭修文曲1984年,彭修文老先生以秦傭坑為題材,以秦始皇統治時期的史實為背景,塑造了出土的秦兵馬俑的音樂形象。樂曲通過三段展示了秦兵壹天的征伐。
瑤族舞曲(民族管弦樂曲)彭修文根據劉鐵山、茅沅的同名管弦樂曲改編。樂曲生動地描繪了瑤族人民歡慶節日時的歌舞場面。
喜洋洋(民族管弦樂曲)劉明源創作於1958年。全曲主題取材於山西民歌《賣膏藥》,作者以兩個笛子聲部的重叠、頓音和加花的手法,增加了熱情洋溢的氣氛。
長城隨想曲(二胡協奏曲)1978年,劉文金訪美回國後創作的,樂曲吸收了我國戲曲、曲藝和古琴、琵琶音樂的特點,使作品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濃郁的民族風格。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何占豪陳鋼《梁祝》是以中國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為題材,以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較有代表性的三段劇情---相愛、抗婚、化蝶為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