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哈爾濱被忽略的景點,藏東北第壹大文廟,可看到面闊11間的大殿

哈爾濱被忽略的景點,藏東北第壹大文廟,可看到面闊11間的大殿

自公元前479年哀公在孔子舊宅立廟以來,孔廟的 歷史 可謂是有著2000多年的 歷史 ,直到如今全國各地依然還有不少的文廟遺存,其中又以南京夫子廟、北京孔廟、曲阜孔廟和吉林文廟最為著名。

而其實在黑龍江哈爾濱也藏著壹座文廟,它始建於1926年建成於1929年,耗資銀幣73萬多元,用以祭祀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而建造的建築。

雖然建造年代不久遠,卻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國現存最後壹個建成的孔廟,在中國孔廟史中有著獨特的意義,因此在1996年被評為了第四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據說原來哈爾濱文廟的占地面積達6萬平方米,被譽為是哈爾濱的“故宮”,因為種種原因如今的規模僅為原來的三分之壹。

地圖上顯示需要從哈爾濱工程大學的牌樓下繞行壹圈才可以到達,但其實在工程大學地鐵站沿著文廟街走就可以進入景區。

現存的哈爾濱文廟為三進式仿清古建築群,***分為3個院落,中軸線從南往北分別為泮池、泮橋、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中軸線兩側分別設有配殿和牌樓等建築,整體風格沿襲了古代孔廟的建築模式,成為了東北地區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文廟建築群。

進入文廟之後,首先看到的是三座影壁組成的萬仞宮墻,墻頂用黃色琉璃建成了廡殿式瓦頂,額枋用綠色和黃色琉璃相互搭配,中間部分綠牡丹嵌黃琉璃花,仿古工藝可謂很是講究。

影壁的北側就是孔廟建築前部典型的建築半月形泮池,中間架有狀元橋,用漢白玉勾欄,橋頭配置了四件抱鼓石。

繼續往北走就是欞星門,細心的網友可以發現哈爾濱文廟是沒有正門的,於是欞星門就成了文廟的大門。當然關於沒有正門還有另外壹個說法,因為科舉制度結束於1905年,而哈爾濱文廟建成1929年自然沒有人上榜更沒有進士及第和狀元,因此依照慣例哈爾濱文廟是不能修正門。

“大成”二字,出自《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者”壹語,大成門設有三道門,中間大門僅在重大的儀式活動中才開放。如今哈爾濱文廟依然遵循著這壹禮儀,想要進入需要走兩腋側門。

穿過側門之後壹棟面闊11間的重檐廡殿頂大殿屹立在眼前,這個規模可是超過了孔廟大成殿的面闊9間規模,因此第壹眼看到的時候會明顯感覺的相當大氣。哈爾濱文廟的大成殿為“裏外金柱改制做成鋼筋混凝土,金柱柱頂石用水磨石做成”,見證著中國建築的改革。

臺基部分用玉石雕欄,殿頂古建築的“人字坡”覆有黃琉璃瓦,裏外金柱改制成鋼筋砼,可以看得出來哈爾濱文廟很好得將傳統和現代建築融合。

大成殿兩側設有配殿,如今布置成了黑龍江少數民族展示廳,陳列著境內的滿族、蒙古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赫哲族等生活用具、民俗等各類文物,喜歡民族文化的旅行者其實還是可以花費壹點時間去好好欣賞。

總的來說,哈爾濱文廟雖然為民國時期的建築,在古老程度上比不過國內很多文廟,然而憑借著僅次於曲阜孔廟、北京文廟的規模,反映了從清代建築到現新技術、新材料建築的演變過程,也算是另壹種 旅遊 享受。(作者:馬且停,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

  • 上一篇:每個快遞的快遞運費是多少?
  • 下一篇:四塊舊抹布和普通舊抹布有什麽區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