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哪些民間手工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哪些民間手工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1、吹糖人

吹糖人是舊時北京的壹個行業,北京話為“吹糖人兒”,中國民間藝術活動。小販們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壹頭是壹個帶架的長方櫃,櫃子下面有壹個半圓形開口木圓籠,裏面有壹個小炭爐,爐上的壹個大勺裏放滿了糖稀。

2、捏面人

捏面人也稱面塑是壹種制作簡單但藝術性很高的傳統民間藝術活動。中國的面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它用面粉、糯米粉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蠟、蜂蜜等成分,經過防裂防黴的處理,制成柔軟的各色面團。

捏面藝人根據所需隨手取材,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發飾和衣裳,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

3、剪紙

中國剪紙是壹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於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活動。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於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剪紙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4、魯繡

魯繡壹種古老的藝術活動。屬於山東生產的刺繡品,山東地區的代表性刺繡,山東省簡稱為“魯”,故名。是歷史文獻中記載最早的壹個繡種,屬中國“八大名繡”之壹。 它所用的繡線大多是較粗的加撚雙股絲線,俗稱“衣線”,故又稱“衣線繡”。

曾流行於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其繡品不僅有服飾用品,也有觀賞性的書畫藝術品。魯繡風格較他繡不同,多以暗花織物作底襯,以彩色強撚雙股衣線為繡線,采用齊針、纏針、打籽、滾針、擻和針、接針等針法,選取民間喜聞樂見的人物、鴛鴦、蝴蝶和芙蓉花等內容,蓮花罕為題材。

5、皮影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壹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藝術活動。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壹邊操縱影人,壹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

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活動,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百度百科-吹糖人

百度百科-捏面人

百度百科-剪紙

百度百科-魯繡

百度百科-皮影

  • 上一篇:桂圓好吃又對身體有效,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什麽?
  • 下一篇:商品貿易的特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