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泉州廣泛種植龍眼。
北宋全州縣同安縣人蘇頌在《本草綱目》(1061)中記載:“桂圓生於南海之谷,荔枝在今福建、廣州、四川壹帶隨處可見。
南宋泉州刺史王贊桂圓:“無輕紅掃地,千樹嘯龍吟。就像不是藥的拼圖,味道真的比荔枝還奴性。”
黃明·趙衷的《八閩通誌》描述說:“龍眼樹像梅樹枝,但它的葉子很小,它的皮膚是黃褐色的。荔枝枝壹過,龍眼就熟了,所以南方人稱之為荔枝奴。泉州各縣皆有,縣(今鯉城區、豐澤區)尤盛。”
明代泉州人何所作《舒敏》中有“園中有荔枝桂圓,人間之行烘乾。”
泉州龍眼嫁接繁殖歷史悠久。在波(1597)的《荔枝譜》和鄧道燮(1628)的《荔枝譜》中都有龍眼嫁接繁殖的記載。清初周亮公《福建筆記》(1666—1668)和郭白蒼《福建產誌》記載的種類不同,沿用至今。老方法是用吊碗來填土。泉州的龍眼品種繁多,風味各異。有普明安本、鴻海兒奔奔等50多個著名品種。龍眼,最受好評的先鋒,1993中國農博會金獎。
“東壁”龍眼源於泉州市開元寺東塔旁原東壁寺的壹角,故名。其母本為明朝萬歷年間(1573-1620)開元寺僧人所植,歷經300余年死於抗日戰爭。泉州承天寺有壹棵古龍眼樹,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是現存“東碧”龍眼中最古老的樹。如今,“東碧”龍眼在泉州及該省其他龍眼產區廣泛繁殖。相傳仙遊早期,壹位僧人從泉州開元寺取來“東壁”龍眼苗,種在仙遊。現在已培育出2萬株成年樹,命名為“泉州本”,但質量不如原來的“東壁”龍眼。
“東碧”龍眼質量很好。其果皮有淡黃色虎紋,被任泉稱為“花殼”,這是其外觀與其他龍眼品種最顯著的區別。“東壁”桂圓,又名“蜜餞瓜蜜”,果肉淡白色,透明如果凍,厚而嫩脆,香甜可口,具有“紙上不濕,塵封不起砂”的特點,被稱為果中之寶。
還有壹種“幸運眼”,原名“虎眼”。《泉州府誌》有記載“壹個偉人以虎眼聞名”。春語中“虎”與“福”音相近,故用“福眼”代替“虎眼”,取其吉祥美好之意。嚴復是全州的主要栽培品種,已有800多年的栽培歷史。曾獲國際巴黎旅遊食品金獎、中國農博會質量獎。近年來,省內各產區都種植了龍眼,是我省種植量最大的品種。據說臺灣種植的大桂圓也被當地同胞稱為“嚴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