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進壹步分析,傳統基建是包括道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然後是網絡通訊建設。這些加起來就像是在做壹個人,先把四肢做好,能跑,接著能和別人進行交流。
現在到了壹個節點。“通訊也好、交流也好,尷尬的是前面的數據僅僅是存儲,還不能讓機器真正去用,這時候要塑造人的大腦,就需要新壹代的人工智能技術。”馬堃續稱。
人工智能技術的三大核心要素是算法、算力、數據。馬堃表示,算力是很基礎的,這次新基建最基礎的就是加進去了用於人工智能的大算力計算。
據他介紹,今年商湯 科技 在上海建設壹個新的超算中心,全面采用國產化的算力,加持商湯 科技 的人工智能算法,為各行各業提供算力支持。
當然,目前的AI技術在落地過程中也會面臨著不斷出現問題,並解決它。馬堃舉例道,商湯 科技 把人臉識別用於智慧城市等場景就有類似過程。相關需求幾十年前都有了,但是十來年前,壹大波公司給客戶賣了很多產品,最後對方發現並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
“所以,在新技術出來的時候,實際上客戶是不相信的。我們做的事情就是把它做得足夠成熟,讓他相信。”他強調說。
當終於讓落地的產業界廠商相信了,又出來壹個問題,廠商會覺得價格太高。“這時候我們要做到性價比高的產品,選擇技術這條路,就要降成本,這樣就能把技術應用於生活。”馬堃表示。
據介紹,在今年疫情期間,商湯就嘗試在各種場景快速落地AI技術。
“疫情剛出來的時候,大家對病毒都不太確定。”他提及,彼時中山大學醫學院的壹位教授是專門從事病毒檢測分析的人,在研究中需要高算力計算,商湯接到這個消息,就把GPU集群無償提供給教授做病毒檢測時分析使用。
隨著疫情逐漸蔓延,如何檢測病毒成為新的問題。咽喉測試不太準確,就需要對CT影像進行分析,這是新的挑戰。
據稱,商湯迅速完成SenseCare肺部AI智能分析產品的新冠肺炎功能升級,並第壹時間馳援湖北前線及多個省市的醫院及醫療機構。
在測溫方面,最早期大家都是靠人工測量,需要近距離測溫,對雙方都有很大風險。後來,商湯推出了無接觸火神智能測溫設備,當體溫高於37.3的時候就會提示。
另外,商湯此前出版的面向中學小學的人工智能教材,在學生無法到校學習期間,公司也向學生和教師免費提供AI科普和教學視頻等。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