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四川代表性非遺有哪些

四川代表性非遺有哪些

四川非遺推薦有蜀繡、川劇、羌年、四川竹琴、川江號子、綿竹木版年畫等。

1、蜀繡

漢族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壹。蜀繡集中於四川成都,產於四川成都,綿陽等地。蜀繡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針法包括12大類***122種,充分發揮了手繡的特長,形成了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蜀繡題材多為花鳥、走獸、山水、蟲魚、人物,品種除純欣賞品繡屏以外,還有被面、枕套、衣、鞋、靠墊、桌布、頭巾、手帕畫屏等。

2、川劇

川劇流行於四川省、重慶市及雲南、貴州、湖北省的部分地區,是中國西南部影響最大的地方劇種它主要有高腔、胡琴、彈戲、昆曲、燈調五種聲腔,是明未清初以來中國戲曲聲腔劇種演變歷史的壹個縮影。

明未清初,昆曲、弋陽腔、青陽腔、陜西梆子、湖北漢調、微調等聲腔流入四川川,乾隆嘉慶年間與當地的殯秧調、川江號子、地方小調宗教音樂等逐漸融合,基本完成了外來聲腔“四川化”的演變過程。

3、羌年

羌年是中國四川省羌族的傳統節日,於每年農歷十月初壹舉行慶祝活動。節日期間,村民們身著節日盛裝,舉行莊嚴的祭山儀式,殺羊祭神。然後,村民們會在釋比的帶領下,跳皮鼓舞和薩朗舞。羌年此日,要讓耕牛休息,餵以面饃和麥草,有的地方,要做日月形饃饃掛在牛角上,然後放其出圈自由活動。

2008年6月7日,四川省茂縣、汶川縣、理縣、北川羌族自治縣申報的羌年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四川竹琴

四川竹琴因采用竹制的竹筒和簡板為主要伴奏樂器而得名,民間又稱為“打道筒”“唱道筒”“打尺乓乓”,流行於四川省漢族地區和重慶市萬州地區。2008年6月7日,四川省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重慶市三峽曲藝保護傳承中心申報的四川竹琴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川江號子

川江號子是起源於四川、重慶壹帶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川江號子是船工們為統壹動作和節奏,由號工領唱,眾船工幫腔、合唱的壹種壹領眾和式的民間歌唱形式;是船工們與險灘惡水搏鬥時用熱血和汗水凝鑄而成的生命之歌,具有傳承歷史悠久、品類曲目豐富、曲調高亢激越等特征。

6、綿竹木版年畫

四川省德陽市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與劍南春酒、趙坡茶並稱綿竹三絕,綿竹年畫以木版刻印、手工彩繪為特色,又稱綿竹木版年畫。始於宋代盛於明清,內容以吉祥喜慶、民間傳說、鄉土生活等為主,構圖豐富誇張、色彩鮮艷明快,具有鮮明的農耕文化特色。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川江號子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綿竹木版年畫

  • 上一篇:哪裏可以寄快遞?
  • 下一篇:國務院:如何消除男尊女卑等落後觀念?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