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強調了四個要點。首先,我們應該解決關鍵技術問題,鼓勵車輛操作系統和動力電池的開發和創新。支持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行業深度融合,促進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技術協同發展,推動標準對接和數據共享。
二是加強充電、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以快充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對充電樁作為公共設施建設給予資金支持。鼓勵電力交換模式的應用。
第三,鼓勵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國際合作。
第四,加大新能源汽車用於公共服務的政策支持力度。2021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共交通、出租、物流配送等領域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80%。
從會議內容來看,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征求意見稿)相比,規劃略有變化。比如會議的第四個重點,“...以及公共領域其他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80%”,征求意見稿為“全部”。速度要求的放緩也表明規則變得更加務實。
在滴滴出車看來,規劃目標明確、務實,為未來新能源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方向。而且,規劃中既有切實可行的支持措施,也有切實可行的制度保障。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迎來重大利好。
眾所周知,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也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
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表示,中國最近宣布了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努力,但要實現這壹目標,交通電氣化將做出重要貢獻。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人均機動車保有量相差甚遠。買壹輛不增加排放的車很有必要。這時候電動車就有用武之地了。”鄒驥直言,中國的電動汽車技術和產業正在走向世界前列,這將對能源結構的轉變起到更加突出的推動作用。
2012以來,我國堅持純電驅動的戰略導向,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就,成為引領世界汽車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
新能源汽車產業溢出效應明顯,帶動了投資、就業和稅收的快速增長,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投資已超過2萬億元,成為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對於目前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政策的推動還是很重要的。在9月29日的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各方已達成共識,“未來5-10年,政策支持仍將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地方政府加快改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的作用。”
此外,* * *知識還指出,新能源汽車產業要加強全球合作,迎接挑戰,以更加積極的姿態積極擁抱新壹輪科技變革,推動電動化、智能化、享受化的轉型發展,依靠創新化危機為機遇,構建更具競爭力、更穩定、更可持續的全球汽車產業體系。因此,《規劃》也明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25%左右,新型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占比30%。高度自主的智能網聯汽車將在有限區域和特定場景下實現商業化。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規劃進壹步強化了新能源汽車的引領發展,這壹願景也為企業指明了方向,將推動汽車企業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總體來看,規劃的實施將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指明方向,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的步伐。
文/李麗萍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