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壹旦政治學,即政治學產生,它就表現出與傳統政治哲學截然不同的研究理念。比如美國政治學的傑出人物、政治學的開創者伯吉斯,就深信自然科學的經驗和實證方法可以用於政治研究。他認為政治系統的演變和運行作為自然過程具有壹定的規律性,因此這種規律性可以通過壹套精細的分析方法來揭示,從而建立政治學。他把這種分析方法稱為歷史比較法,強調對歷史文獻的收集、整理和評論。伯吉斯試圖用這種實證分析方法取代現代政治哲學研究的思辨和演繹方法。此後不久,伯吉斯以歷史文獻為中心,局限於歷史學者的懷疑主義和批判主義開始了。20世紀後,美國政治學中的著名思想家伍德羅·威爾遜、弗蘭克·J·古德羅和阿瑟·本特利主張用“現實主義”取代歷史-比較方法,政治學必須研究真實的政治生活。威爾遜主張政治學研究要走向社會,深入民間,從街頭、辦公室、議會大樓中汲取政治學研究的原始材料;古德諾強調政治學要研究“與整個現實國家相關的領域”;本特利認為,政治學應該研究政治團體及其活動。但顯而易見的是,這種現實主義的研究傾向並沒有改變而是強化了政治學作為經驗主義和實證科學的地位和特征。
綜上所述,政治學其實是壹門從哲學角度分析社會發展趨勢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