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塤是我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壹,有什麽特點?

塤是我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壹,有什麽特點?

塤是閉口吹奏樂器,音色樸拙抱素獨為天籟,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塤的早期雛形是狩獵用的石頭。有的石頭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當先民們用這樣的石頭投擊獵物時,石上空腔由於氣流的作用而產生哨音。這種哨音啟發了古代先民制作樂器的靈感,於是早期的塤就產生了。

塤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壹,大約有七千年的歷史。塤是開口吹奏樂器,音色樸拙抱素獨為天籟,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占有重要。相傳塤起源於壹種叫做"石流星"的狩獵工具。古時候,人們常常用繩子系上壹個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擊打鳥獸。有的球體中間是空的,掄起來壹兜風能發出聲音。後來人們覺得挺好玩,就拿來吹,於是這種石流星就慢慢地演變成了塤。

最初塤大多是用石頭和骨頭制作的,後來發展成為陶制的,形狀也有多種,如扁圓形、橢圓形、球形、魚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為普遍。塤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側壁開有音孔。塤經歷了漫長階段,大約在四五千年前,塤由壹個音孔發展到兩個音孔,能吹三個音。進入奴隸社會以後,塤得到了進壹步的發展,前些年在甘肅玉門火燒溝出土的父系社會晚期至奴隸社會初期的塤,有三個音孔,能吹四個音。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晚商時期,塤發展到五個音孔,能吹六個音。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塤已有六個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聲音階和七聲音階了。塤由壹個音孔發展到六個音孔,經歷了3000多年的漫長歲月。

在中國古代宮廷中,塤分為頌塤和雅塤。所謂雅塤,指體積大“大如鵝卵,謂之雅塤”,在雅樂中應用;所謂頌塤,指體積小“小者如雞子,謂之頌塤” 陶塤、雅樂之外的其他宮廷音樂中應用塤體的外觀式樣歷史流傳下來的也很多:唐三彩陶塤,紅陶刻花塤,怪獸塤,人面塤,繪龍塤……最原始的塤沒有音孔只有吹孔,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演奏的需求,塤的音孔漸漸增多了。 按音孔來分,從無音孔到有音孔,從壹孔到二孔、三孔、五孔,古代已經有六孔塤,清代宮廷塤即是六孔塤。現代普遍流行八孔塤和九孔塤還有十孔塤。

塤的音色幽深、悲淒、哀婉、綿綿不絕,其聲濁而喧喧在,聲悲而幽幽然,具有壹種獨特的音樂品質。也許正是塤這種特殊音色,古人在長期的藝術感受與比較中,就賦予了塤和塤的演奏壹種神聖、典雅、神秘、高貴的精神氣質。塤和塤的演奏,體現著中國傳統的儒家禮教文化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塤,不是壹般用來把玩的樂器,塤是壹件沈思的樂器,懷古的樂器。

經典的塤曲有《哀郢》、《長門怨》、《伯牙吊子期》、《長亭怨慢》、《高山流水》、《關山月》、《陽關三疊》、《蘇武牧羊》、《山鬼》等,或演繹了中國的古典名曲,或專門由塤樂來演繹某種韻味,或用此來表達某種心情。幾乎所有的塤曲都脫不了憂傷和傷感的幹系,而某些塤曲借助它獨特的音色,可以把哀傷演奏的蕩氣回腸。

塤,本質上是高古滄桑的,是淒清孤寂的,是遠絕塵俗的,是神秘蒼涼的。七竅玲瓏心,悠悠淒絕意。這說的就是塤,遠古而有著幾分神秘的塤。最初是從賈平凹的小說《廢都》中知道塤的。淒清悲涼的塤聲貫穿全書的始終,將充溢於廢都的那種古遠而壓抑的氛圍表現得淋漓盡致。當時並不知道塤究竟是什麽樣子,只知道它由陶土燒成,有幾千年歷史,是最古老的吹奏樂器。

  • 上一篇:園亭的分類
  • 下一篇:《企業會計準則第24號——套期保值》應用指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