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壯族民歌中的歌與詩

壯族民歌中的歌與詩

即長篇敘事詩,如《布帛》、《布洛陀》、《宋立傲》、《馬谷湖之歌》、《六山七達》、《墨夷王》等。,其中宋立傲有壹種特殊的表現形式。《撩哥》並不是講述壹個完整故事的敘事方式,而是以封建主合並和戰爭為背景,通過抒情對唱來表達壹對青年男女的悲歡離合之情。壹組四句,互問互答,是獨立的抒情詩,是有始有終的故事詩。

壯族山歌在唱的時候,壹定要遵守既定的禮儀規範,不能亂唱。尤其是政治歌、禮儀歌、情歌,在任何場合演唱都有傳統的規矩。比如情歌,可以在野歌會上盡情地唱,但不能在家當著父母的面唱。在民歌中,我們不能唱出任何關於祭祀、婚喪嫁娶的內容。甚至迎接不同的客人也有不同的迎賓曲。

由於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的差異,壯族山歌有不同的名稱:還、Xi、賈、畢、倫。在壯族地區,每個區或鄉鎮都有幾種聲調,包括用於敘述的平調,用於表達歡快情緒的喜調等等。粗略統計,各地不同曲調加起來超過1000。這些民歌雖然是固定的,但卻能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民歌的演唱方法有獨唱、二重唱、主唱、合唱等。無論是獨唱、和聲還是復調,都是異彩紛呈,各具特色,其中尤以富寧桂潮民歌、靖西馬埃和漢龍民歌、田陽古梅山民歌、馬山民歌、環江民歌等最為著名。民歌旋律和歌詞的結合能在聽眾中產生強烈的感染力。除壹聲部壯歌外,還有二聲部、三聲部壯歌。風格獨特的二聲部和三聲部民歌,每壹聲部都圍繞主旋律,時而平行,時而交叉,高低對比,跌宕起伏,好聽。壯族多聲部民歌約有100種不同的曲調。廣西壯族多聲部民歌遍布廣西六個地區的30多個縣,特別是百色、柳州、河池、南寧等地。壯族多聲部民歌思想性強,深入人心,藝術形式成熟完善。它是壯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的壹種精神文明,是壯族民間音樂史上的壹座高峰。

壯族人都喜歡唱歌。據說古代壯族人用民歌和他們的祖先布洛陀交談。毫不誇張地說,壯族聚居的地方都有民歌。田間地頭,下了夜班,紅白喜事,總能聽到悠揚的山歌,各種節日少不了。壯族原生態民歌,各地不壹樣。比如壹個區不同縣有不同的山歌,比如高遼歌,委婉的那坡山歌,馬山三聲部山歌,大新高音山歌等。,而且大部分是二重唱。他們不僅平時在家唱歌,而且還有正規的民歌,稱為“歌會”或“歌會”。歌會的日期主要在農歷三月初三。但似乎習慣上在春節、4月8日、中秋節、婚禮、滿月、新房竣工時形成歌圩,偶爾甚至會在趕集的路上形成臨時歌圩。歌會有兩種:白天的歌會和晚上的歌會。在野外,日本歌會以年輕人的“選歌”為主。村裏的夜歌會主要唱傳授生產生活知識技能的生產歌、時令歌、菜歌、歷史歌。

  • 上一篇:國企的管理體制有哪些弊端?
  • 下一篇:太陽能路燈安裝維護方法太陽能路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