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文學,主要是口頭文學,也有壯族知識分子創作的書面文學。其中口頭文學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包括神話、傳說、故事、民歌、戲劇及說唱文學等等。
壯族民間故事,文字記錄較早。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根據當時邕州溪洞人李士元口述采錄的葉限故事,是世界上最早用文字記錄下來的“灰姑娘”型故事。壯族民間仍然流傳的民間故事達架和達倉,與《葉限》故事極為相近。
壯族神話傳說富於想象,美麗動人,反映了古代壯族人民對天地萬物的認識和遠古社會的痕跡,如《太陽、月亮、星星》、《媽勒訪天邊》等。《布洛陀與姆六甲》敘述壯族的始祖如何造天造地,安排世界萬物,反映出壯族先民戰勝自然、主宰自然的樸素願望。《布伯》歌頌了壯族先民和大自然作鬥爭的英勇氣概,從中亦可窺見古代氏族部落間相互攻伐的歷史痕跡。《莫壹大王》更富於浪漫色彩和反抗精神。
其他表現人民生活的故事如《百鳥衣》、《壹幅壯錦》、《逃軍糧》等都反映出壯族人民為了追求幸福而甘願犧牲的精神。劉三姐的傳說尤為群眾所喜愛,經整理改編後已搬上銀幕和舞臺,《公頗》、《公天》、《老登》、《汪三頭》等機智人物故事用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塑造了聰明、勇敢、機智、勤勞而又幽默詼諧的人物形象,家喻戶曉。
太平天國起義、中法戰爭、辛亥革命、左右江蘇維埃革命鬥爭,都有大批壯族踴躍參加,因而反映這壹現實的近代革命故事和革命民歌也很豐富。
壯族民歌特別發達,這和壯族有歌圩對歌習俗有關。民歌,壯語壹般稱作“歡”,就形式分,有勒腳歌、排歌、散歌等。排歌為壯族詩歌的自由體,每詩只詠壹事,有時長達300多行。長篇敘事詩比較著名的有《布伯》、《布洛陀》、《嘹歌》、《馬骨胡之歌》、《六丘和達七》、《莫壹大王》等。其中以《嘹歌》的表現形式較為特別。它不是以敘事方式講述完整的故事,而是以封建領主的兼並戰亂作為背景,通過抒情的對唱表現壹對男女青年悲歡離合的感情。四句壹組,相互問答,拆開來是獨立的抒情詩,連綴起來又是壹首有頭有尾的故事詩。
壯族長篇敘事詩多取材於漢族民間故事,但都按本民族的生活風貌加工改造過,《梁山伯和祝英臺》即為壯族化了的長詩。漢族已失傳的作品,如《文龍與肖尼》等,也在壯族民間廣泛傳唱,留存至今。
壯劇(亦稱壯戲)的形成和發展大約已有兩百年的歷史,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手抄本屬清嘉慶年間,同治、光緒年間已有演出。內容大多取材於民間故事,也有來自漢族粵劇、彩調的移植劇目。曲調多在山歌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演出時往往臺下觀眾和聲,形成壹片歌海。代表性的劇目有《寶葫蘆》、《紅銅鼓》、《百鳥衣》、《儂智高》等。
壯族地區的不少文化遺產,如《六丘和達七》、《白馬姑娘》等許多長詩多是在巫師的手抄經書中保存下來的。壯族說唱《巫論》,今通譯作《末倫》,也是由巫婆頌神的說唱詞演變而來,用說唱方法表現長篇敘事詩的內容。
壯族文學有著反對農奴制、土司制和封建壓迫剝削的傳統,與漢族文學的關系比較密切。明清以來,出現過不少壯族詩人,他們大多用漢族舊體詩詞的形式寫作,韋豐華的《賓陽雜感》、黃煥中的《苦農行》、黎申產的《朱仙鎮道上書所見》、黃君鉅的《易門任內感事》都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與不平。此外,比較著名的還有農賡堯、韋天寶、鄭小谷等。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壯族文學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形成了壹支自己的文學創作隊伍。陸地以其長篇小說《美麗的南方》、《瀑布》,韋其麟以其長詩《百鳥衣》在壯族新文學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