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錦。壯錦是深受壯族同胞喜愛的傳統工藝產品。它精致結實,圖案新穎,色彩鮮艷,經久耐用。壯錦制作工藝較高,壹般以棉紗為經,絲絨為緯。壯錦生產歷史悠久。據有關史料記載,早在宋代,壯錦就已在壯族民間廣為流傳。到了明清時期,壯錦已被列入當地珍貴物品,並呈獻給朝廷,享有“書生錦”的美譽。壯錦作為壯族民間工藝品之壹,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不斷改進和完善,特別是清代以後,壯錦基本普及,其形制和材料基本定型。那時候,凡是有女人的,都會以擁有結實的織錦為榮,尤其是結婚用的,織錦被套是絕對不能少的,讓家鄉的每個人都能織。如今,屬於壯錦的工藝品很多,最常見的有壯錦被套、壯錦背帶、壯錦挎包等。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壯錦的生產工藝日益完善,壯錦的應用範圍也更加廣泛。現在的床毯、圍裙、腰帶、手提帶、頭巾等。由壯錦制成的產品已經加入了市場,而且壯錦產品的品種也更加豐富。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壯錦產品也遠銷國內外
刺繡。壯族的刺繡技藝有繡被套、床圍、簾邊、鞋帽、衣服、圍裙、繡球等。據調查,壯族姑娘壹直是能歌善舞、熱愛針線活的女工。他們從小隨母親和姐姐練習刺繡,壹些民間藝人成為他們的啟蒙老師。所以當女孩們進入成年後,她們已經掌握了壹套刺繡技術,甚至縫衣服,做鞋帽。做出來的手工藝品,既充滿了物質生活,也充滿了精神生活。
在壯族刺繡中,有壹種繡花鞋是人們最喜歡的,它古樸典雅,尤其適合壯族老年婦女。每逢節假日或走親訪友,老人都要穿繡花鞋,以示優雅和富貴,姑娘們也常把自己做的繡花鞋送給母親,以示孝順。有孩子們穿的繡花鞋,圖案五彩繽紛,有花、蝴蝶、貓、狗,都象征著壯族家庭的和諧吉祥,以及繁榮昌盛,反映了壯族同胞豐富多彩的感情。
印染。印染是壯族民間工藝的傑作。其主要品種是將白布染成藍色或黑色。染料是菘藍,又名野靛葉,生長在壯鄉山區。這種野生植物可以直接用作染料。生產方法是將大青葉放入罐中發酵,過濾殘渣,加入石灰水,沈澱後制成靛藍菌種。同時加入清水,加入適量石灰攪拌,再加入適量酒和堿水。經過反復攪拌,靛藍染料就制成了。這種染料可以在罐中儲存很長時間。
靛藍染的布顏色單壹。如果想讓布料有花紋,可以再加壹道工序,就是用麻線或繩子把布料綁起來,放在染缸裏染色。染色後,用清水將雜質沖洗幹凈。晾幹後,取下線繩,各種圖案就出來了。也可以用針紮進面料裏,然後拉緊紮緊,再染色。根據壹種方法,可以在織物上呈現各種圖案。也可以用雕花木板夾住面料進行染色。這種方法被稱為“色彩箝位”。
紮染面料具有民族特色,紮染圖案多,可用於不同場合。有做出來包棉被的大毛巾,也有包日常衣物的小毛巾;還可以縫雙層兒童圍巾、被套、門簾、桌圍、簾邊、圍裙、兒童圍嘴。紮染圖案壹般吉祥喜慶,如鳳凰展翅、雙鶴飛翔、喜鵲戲梅、蝴蝶戀花等。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表現了壯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