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下滑,被迫“上市”
娃哈哈也曾是未上市陣營的壹員。像華為、老幹媽等民營企業壹樣,娃哈哈受到了消費者和普通大眾的尊重。如今,娃哈哈退出了非上市陣營,主要是因為業績不理想,需要通過上市尋求新的增長。
1989年,宗在杭創辦娃哈哈食品廠,四年實現銷售額2100萬元。到2013年,娃哈哈營收達到782億元。高峰時,娃哈哈宣稱2014年收入突破1000億元。可惜娃哈哈沒有實現願望。此後,娃哈哈的業績逐年下滑。到2017年,其營收只有455億元,和2009年差不多。
產品跟不上時代潮流
娃哈哈衰落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跟上時代的變化。首先,當中國人口從農村向城市轉變的時候,娃哈哈在城市渠道的建設上跟不上。娃哈哈的銷售網絡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在大城市非常薄弱。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娃哈哈的市場在逐漸減少。雖然娃哈哈壹直在拓展壹二線城市的渠道,但如果沒有先發優勢,很難贏得與友商的競爭。
其次,中國人的消費觀念發生了變化。主要消費群體變成了90後、00後,娃哈哈沒能跟上這種變化。對於年輕人來說,除了口感和味道,包裝的精美也是影響他們購買的壹個因素。最後,娃哈哈沒能跟上互聯網和媒體的變化。互聯網是中國近十年最大的變革之壹,對傳統企業沖擊很大,但娃哈哈沒有抓住這個機會。在別人都在通過新媒體推廣的時候,娃哈哈的廣告和曝光率卻在下降,品牌形象領先別人壹步。
隨意跨界,拖累發展
娃哈哈2003年進入童裝市場進行多元化發展,但業績壹直不盡如人意。2010年,娃哈哈再次進入奶粉市場,市場份額不到1%。2012年,娃哈哈進軍房地產和零售行業,但最終不了了之。2013年,娃哈哈拿出15億進入白酒市場,但很快就銷聲匿跡了。進入2019後,娃哈哈還成立了人工智能公司,還是很平庸。
多元化發展沒有錯。同行業的其他公司也取得了成功。娃哈哈為什麽做不好?主要是因為娃哈哈太盲目了,沒有準備好就進,進了也堅持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