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裏克-尤因,身高7英尺,體重255磅,生於1962年8月5日,他的出生地是牙買加——當然,在人們傳統印象中,牙買加特產咖啡與田徑飛人,還是殖民時代臭名昭著的黑奴出產地之壹——尤因的體態特征與這些傳統印象不謀而合,其面貌有些像猩猩(在殖民主義時代,牙買加黑奴被人口販子蔑稱為猴子或者猩猩),而尤因的身體素質相當驚人——這句話不是空口白話,新世紀初才看球的球迷也許對尤因沒有感性認識,可筆者能絕對負責地說:尤因的身體素質與彈跳、爆發力,都是7英尺球員中罕見的頂級產品,他的機動性和協調性更是立足賽場的根本。
11歲那年,尤因離開家鄉抵達美國,他在初中就長到6英尺10英寸,也基於此,牙買加出生的尤因本質上屬於美國球員,他是在美國籃球文化背景下成長的技術流中鋒,壹舉壹動都帶有美國式的烙印。
“他會是下壹個比爾-拉塞爾,當然,他的進攻比拉塞爾更強壹些。”高中籃球教練如此定義尤因的未來前程。
教練的斷言沒有說錯,不論是NCAA還是NBA,尤因都打出了自己的壹片江山,他84-85賽季贏得年度最佳新秀,職業生涯6次入選聯盟第二陣容,1次入選聯盟第壹陣容,11次入選全明星陣容。為何尤因老是“窩”在第二陣容?答案也不復雜:那是壹個高手如雲的中鋒時代,奧拉朱旺個人實力的確比尤因稍強,而大衛-羅賓遜也是年度陣容的有力競爭者,尤因雖登峰造極,無奈與壹大批宗師級人物並肩,想要壹覽眾山小談何容易?
筆者並不打算花費太多筆墨耗費在尤因職業生涯壹年又壹年榮譽抑或戰績的描述上,畢竟這段歲月距離而今並不遙遠,多數球迷都能耳熟能詳。需要壹提的是尤因壹輩子的兩大烙印:
第壹,尤因的悲劇在於身在東部,從80年代晚期到90年代晚期,他率領的紐約尼克斯始終是東部勁旅,卻永遠生活在喬丹與芝加哥公牛陰影之下,在公牛王朝階段,尼克斯從來沒有淩駕在公牛之上的先例。以公牛第壹王朝為例,當時公牛總經理克勞斯將籃板防守大將查爾斯-奧克利送到紐約換取比爾-卡特萊特,壹方面因為奧克利“不服王化”處處與管理層作對,另外壹方面,也是把尤因與尼克斯視為東部第壹假想敵的考慮,事後證明,卡特萊特雖能力遠不及尤因,卻因為對尤因了如指掌,被稱為“聯盟中對尤因防守最好的大個子中鋒”;
第二,鑒於奧拉朱旺個人鋒芒太過耀眼,尤因的偉大貌似大有被掩蓋的嫌疑。這完全是錯覺,以傳統中鋒作為衡量標準的話,奧拉朱旺那套能打爆所有對手的夢幻步伐才是獨辟捷徑的偏鋒劍法,“大夢”獨家註冊商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尤因的技術是最標準的“中鋒教科書”套路,他低位持球背筐觀望、半轉身勾手、側轉身投籃、反轉身投籃都能作為籃球教材永載史冊。
尤因的悲劇在於壹輩子沒有戒指,可這無礙他獲得紐約球迷的尊重,效力於滿座衣冠勝雪的時代是尤因的悲歌,卻也永不乏熱血搏激流的蕩氣回腸